工业4.0是工业母机吗?

172 2023-12-08 11:30

一、工业4.0是工业母机吗?

工业4.0不是工业母机。

所谓工业4.0,是基于工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作出的划分。工业1.0是蒸汽机时代,工业2.0是电气化时代,工业3.0是信息化时代,工业4.0则是利用信息化技术促进产业变革的时代,也就是智能化时代。

工业母机是指金属切削机床,是对金属或其他材料的坯料或工件进行加工,使之获得所需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的机器;工业母机是制造机器和机械的机器,又称工具机,主要有车床、铣床、刨床、钻床、镗床、磨床、制齿机等。

二、工业4.0就业前景?

工业4.0主要由四个特定的技术发展推动:高速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和自动化,大数据分析的使用以及云计算技术。在这四种技术中,人工智能和自动化预计将对全球劳动力中的就业数据产生最重大的影响。

麦肯锡全球研究所(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最近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称,全球大约五分之一的劳动力将受到人工智能和自动化采用的影响,其中最显著的影响是英国、德国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到2030年,机器人将取代全球8亿工人。

三、工业4.0不包括?

不包括智能采矿。

工业4.0主要包含3个主题:

1、智慧工厂:智能化生产系统,比如现在流行的MES等。

2、智能生产:生产物流管理、人际互动、3D技术等。

3、智能物流:比如现在JD的无人化仓库等。

四、什么是工业4.0?

工业4.0是利用信息化技术促进产业变革的时代,也就是智能化时代。 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德国, 其核心目的是为了提高德国工业的竞争力,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占领先机。工业4.0旨在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建立具有适应性、资源效率及基因工程学的智慧工厂,在商业流程及价值流程中整合客户及商业伙伴。工业4.0的主题:

1、“智能工厂”,重点研究智能化生产系统及过程,以及网络化分布式生产设施的实现。

2、“智能生产”,主要涉及整个企业的生产物流管理、人机互动以及3D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等。

3、“智能物流”,主要通过互联网、物联网、物流网,整合物流资源,充分发挥现有物流资源供应方的效率,而需求方,则能够快速获得服务匹配,得到物流支持。扩展资料工业4.0的特征:1、产品需求的个性化趋势。在工业4.0时代,用户至上是核心思维,用户对资源配置、产品设计的影响力不断上升,今后的终端客户可以更加直接地参与产品工程及设计,产品甚至可以完全按照个人意愿进行生产。2、生产平台的标准化要求。工业4.0战略的关键是建立一个人、机器、资源互联互通的网络化社会,各种终端设备、应用软件之间的数据信息交换、识别、处理、维护等必须基于一套标准化的体系。3、生产方式的模块化策略。为了能有效地管控产品的多样性,企业特别需要以模块化的方式进行生产,提高效率、减低成本。只有通过将产品个性化需求进行分类,以满足最关键的共性需求,设置更小的生产单元,才能更经济地满足个性化需要。

五、工业4.0的通俗理解?

工业4.0即是“互联网+制造”,由于制造业的数字化,我们的生产方式正在发生重大转变。这种转变是如此引人注目,以至于被称为工业4.0来代表制造业的第四次革命。

六、中国工业4.0是什么?

工业4.0是利用信息化技术促进产业变革的时代,也就是智能化时代。 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德国, 其核心目的是为了提高德国工业的竞争力,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占领先机。工业4.0旨在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建立具有适应性、资源效率及基因工程学的智慧工厂,在商业流程及价值流程中整合客户及商业伙伴...

七、工业4.0是什么意思工业4.0概念股有哪些?

不少上市公司纷纷拥抱“工业革命4.0”。

仅就工业自动化、工业互联网、物联网、3D打印、传感器等相关行业来看,就有沈阳机床、华中数控、东土科技、光韵达、金运激光、汉威电子、新大陆等被纳入“工业革命4.0”的概念股范围。

其中,科远股份表示,公司目前的产业规划与工业4.0产业发展方向高度吻合;金鹰股份则表示,公司控股子公司能生产注塑机上的单车轴双截单臂注塑专用机械手。

八、什么是工业1.0,工业2.0,工业3.0和工业4.0?

工业1.0是工业机械化,标志是工业机器的运用。工业2.0指的是工业电气化,标志是电动机和内燃机的运用。工业3.O指的是工业电子化,标志是机器中电子芯片的运用。工业4.0指的是工业智能化,标志是机器人的运用。

九、如何评价新概念「德国的工业 4.0」?

对这个问题关注一段时间,有点自己的想法。虽然身处汽车制造链内,但毕竟离技术已稍远,且对很多东西只是一知半解,以下内容还请各位不吝指正。

典型的工业制造至少存在三种有较大差别的模式。

  • 少品种大批量大规模生产,是早期汽车主机厂的常见生产模式。随着单一车型的多配置方案的普及,随着柔性生产系统的发展,目前纯粹的这种生产模式相对减少了。
  • 多品种小批量大规模生产,多见于在一种定型产品的基础上衍生多个品种的产品。有多个同类型客户标准/非标产品的供应商,比如电子线束生产企业,经常是这种生产模式。
  • 少品种小批量小规模生产。此类生产通常是复杂产品,且可靠性要求极高,所以虽然品种少批量小,但工作量并无显著减少,型式试验、样品验证通常和最终产品验收合为一体。航天航空、轨道交通、大型安全设备设施等都属此类。

每一种模式都有较为关键的管理点,或者较为适合的作业特色,以往是难以融合的,所以在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就各种模式的质量管理系统形成了多种标准/技术规范,如ISO/TS16949, IRIS, AS9100, GJB9001等。随着工业技术的进步,生产模式不再单一,而在前中后端均呈现逐步混合的趋势,即从大批量生产转向柔性自动化生产,进而再转向高效、敏捷与集成经营生产方式,而这一切的基础,是各类标准的统一化,平台的统一化,接口的统一化,信息的一体化。而且,随着现在网络信息传送的速度呈现指数级的提升,各类数据吞吐交换程度也大幅提升,为以上统一/一体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而实现全过程的智能设计、生产、管理

一直以来,德国都是标准制定和输出标准的大国,其中以 DIN 德国标准化学会(Deutsches Institut für Normung)和 VDA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ERBAND DER AUTOBOMIL INDUSTRIE)为龙头,对外输出。以我相对较为熟悉的汽车行业来说,VDA 的标准覆盖面之广、之细、之权威,已成为推崇 ISO/TS16949 的组织的重要参考资料,特别是 VDA6.3 过程审核和 VDA6.5 产品审核,基本上成为组织应用的事实(指定)标准。

  • VDA1: 汽车制造商及其供方存档责任件
  • VDA2: 供方质量保证(供方的选择/样品检验/批量生产件的绩效)
  • VDA3.1/3.2: 汽车制造商及其供方的可靠性体系
  • VDA4.1: 批量投产前质量保证--伙伴式合作/流程/方法
  • VDA4.2: 批量投产前质量保证--系统FMEA
  • VDA4.3: 批量投产前质量保证--项目策划
  • VDA5: 检测过程的能力
  • VDA6: 质量审核的基本准则—审核和认证
  • VDA6.1: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有形产品
  • VDA6.2: 体系审核--服务
  • VDA6.3: 过程审核
  • VDA6.4: 体系审核--生产工装设备
  • VDA6.5: 产品审核—有形产品
  • VDA6.6: 产品审核--服务
  • VDA7: 交流质量数据基础—质量数据的处理--信息
  • VDA8: 挂车,车身和装箱制造厂质量保证指南
  • VDA9: 排放和耗油

产品标准就更不用说,DIN每年输出/更新约1,500个标准,而80%能为欧洲各国所使用,凡是进入欧盟的产品也必须符合这些标准。这在实际上扩大了德系标准的影响力。而这影响力直接/间接地使除了产品之外的很多基础性工作,比如设计平台,比如数据接口,比如数据记录要求内容,软件硬件都开始向着统一化、标准化、模块化集中,这是未来智能化生产车间的基础条件。

在泛物流概念上,这几十年发展过程中主要有两个大的流派。一是以日系企业为代表的JIT (Just-In-Time, 准时制生产方式,又称一个流),JIS (Just-In-Sequence, 准时化顺序供应) 生产/供货模式,强调拉动式的生产,强调过程的快速反应和快速支援(比如多能工),尽管也有多个系统和数据的支持,但对人的依赖程度更高。

而以德国制造为代表的欧系则更强调通过系统、数据来进行自动化控制,也一直把这个理念贯穿到了整个物流和制造过程中,比如AGV自动小车代替人工送货至线边,比如更多地使用焊装机器人取代手工焊。

当然,现在的工厂总体来说是越来越同质化的,但总体而言,欧美系的工厂自动化程度仍普遍高一些。

以上的种种基础和前期工作,虽然投入巨大,但是形成规模后,将大大提高过程管控的精度,这将是非常领先的模式。至少,我个人感觉,优秀的企业,在供、产、销三个分支的整个过程管理上已有雏形。比如JIT, JIS相结合,有效运用 Milk Run 的取货/配送系统,建立在更加精准地满足,适当引导前提下的客户需求连动生销的长程计划等,都非常有技术含量。 这一切的建立和实现,还在于互联网/物联网的迅速发展,大量数据的传送、存储、系统性分析和即时处理也有了质的提高。

初步研究之后,我认为工业4.0这个概念绝不是一个噱头,它的基础已经基本成熟,随着科技发展而不断完善并且形成了正向的循环,未来很可能加速发展。可能的阻碍在于世界并不是集权的,多个利益团体基于自身的考虑,所采取的策略可能会延缓,甚至扭曲这一进程,但是,如同工业革命一样,真正先进的技术终将淘汰旧有技术,智能化/自动化的生产过程会越来越占主流。

但是,这是否是革命性的变化呢?个人认为未必。人类历史上的三次技术革命的主要标志,

  • 第一次18世纪60年代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 第二次19世纪70年代电力的广泛应用
  • 第三次20世纪四五十年代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微电子技术、航天技术、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

其核心均是能源应用模式的根本性变化,而工业4.0的概念也暂时仅限于/基于现有技术的优化和发展,但它一定是最先进生产力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这一进程,也许将持续几十年,才能达到初步完善,然后,我个人认为将很有可能在两个方向 - 量子层面的各类应用,或生物技术的整合方面进行突破。

答完了,我脑洞开得还是蛮大的。哈哈哈。

十、工业4.0的国家扶持政策?

  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之际,面对工业转型发展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瓶颈,新年返工伊始,央行等八部委发文,加大金融对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支持力度,推动工业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加快工业转型升级。

  

  交通银行经济学家连平表示:“目前工业制造业压力比较大,出的问题也比较多,可以说是、第二、第三产业里面,第二产业是难的。所以商业银行整体来说他的理念、信贷政策都是偏保守的,毕竟风险比较大。(《意见》)在这样一个时间点上出来,目的我想主要还是希望通过金融在这方面更好地起到支持作用。”

  

  《意见》提出:加强对工业的货币信贷政策支持;加大资本市场、保险市场对工业企业的支持力度;推动工业企业融资机制创新等六方面多项内容。其中,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落实差别化工业信贷政策,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等的支持力度;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适当降低新能源汽车、二手车的贷款首付比例,合理扩大汽车消费信贷,支持新能源汽车生产、消费及相关产业发展。

  

  同时,《意见》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对钢铁、有色、建材、船舶、煤炭等行业中产品有竞争力、有市场、有效益的企业继续给予信贷支持,帮助有前景的企业渡过难关。但要求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未取得合法手续的新增产能建设项目,一律不得给予授信;对长期亏损、失去清偿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僵尸企业”等,坚决压缩退出相关贷款。

  

  此外,《意见》还提出优化工业企业兼并重组政策环境,扩宽工业企业兼并重组融资渠道。连平认为,《意见》多方面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从而提率,加大对工业转型的支持力度:

  

  连平说:“对于制造业和工业的信贷政策,(银行)还需要做适应性的调整,通过信贷政策的改变,流程的改变、完善、优化(对工业企业转型)加以支持。还有就是说鼓励银行来更多地通过产品创新来加以支持。”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