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经济低迷,股市反而暴长?

291 2023-12-02 20:06

一、实体经济低迷,股市反而暴长?

两个原因:

1,实体经济低迷,往往政府会放水,超发货币,刺激实体经济。

2,实体经济低迷,投资回报率也就低,资金往往流向楼市,股市等金融市场,推高资产价格。

二、股市怎样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我国经济的特点之一是高储蓄率,高储蓄率意味着有丰富的储蓄资源可以利用,对应的企业融资成本应该低廉,而现实中的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却居高不下。这说明我们丰富的储蓄资源没有有效转化为投资资本,股票市场没有能够有效发挥促进资本形成的功能。数百家公司等待IPO的现象,是股市没有充分发挥融资功能的最好证明。股市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难题。

  IPO的核准速度为什么不能快一点?主要制约因素是股市二级市场的价格,因为我国股市的价格存在一定扭曲。根据金融资产定价的基本规则,股票的风险与收益应该是对称的,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大盘蓝筹股的风险要小于小盘股,大盘蓝筹股的估值理应高于小盘股,国际上主要国家的股市定价也基本遵循这个原则,我国内地的很多科技类公司在香港股市的定价也同样符合该原则。而我们股市的估值体系却正好相反,蓝筹股的估值水平远低于小盘股。导致我国股市反常的定价规则是因为存在“壳价值”,即股价中除了包括上市公司未来现金流的贴现价值外,还包含一个“牌照”价格。“壳价值”存在的前提是股票的“稀缺”,造成股票人为稀缺的条件是存在市场准入的门槛。如果符合条件的公司就可以上市,则股票“壳价值”将自然消失。换言之,新股发行的速度加快则冲击现有的估值体系,不利于市场的稳定。这也是市场一直忌惮推行注册制的根本原因所在。去年底新股发行上市的速度稍稍加快,二级市场的压力骤然增加,市场人士纷纷示意要求减缓IPO,原因就在于此。

  适度提速IPO,同时兼顾二级市场的承受能力,是股市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可行选择。只要新股发行速度适度,“壳价值”的回归风险就可控,股市就不会出现系统性风险。经过一年或更长一段时间的努力,股价扭曲现象就逐渐消失,新股发行就可以过渡到注册制。

  将新股发行与扶贫工作结合起来,或许是现阶段一箭双雕之举。既然不能全面实施注册制,但可以在设定的范围内(在贫困地区注册的公司)实施注册制。从数量分布看,贫困地区的公司中符合上市条件的十分有限,让这些公司加快发行速度不会对市场的估值体系构成较大冲击。发达地区的公司如果希望通过改变注册地址的方式加速进入股市的速度,需要支付一定的成本,该成本的存在客观上阻止了大多数公司选择该渠道进入股市,使得该项制度具有可行性。发达地区的公司把注册地址迁移到贫困地区,客观上起到了财政上的转移支付的功效,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

  制约股市服务实体经济的另外一个挑战是退市制度名存实亡。退市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否则将使股市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难以得到发挥。上市公司淘汰机制无法正常建立起来的障碍之一就是垃圾上市公司拥有过高的市值,大股东和一些地方政府都千方百计阻止上市公司退市。有些地方甚至不惜用巨额财政资金补贴上市公司以求不退市。

  垃圾公司拥有高市值的原因除了前面提及的“壳价值”外,与借壳重组行为的市场示范效应也有密切的关系。股市里经常性地上演“乌鸡变凤凰”的游戏,通过借壳重组可以让一个亏损的上市公司变成市场追逐的热点和明星。如果通过提高借壳上市门槛等措施大幅降低壳公司的市值,那么大股东和地方政府不惜成本保壳的动力将大大削弱,退市制度的运行将更轻松,上市公司的破产清算也就存在可能了。

  2013年底中国证监会已经宣布借壳上市等同IPO政策,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监管套利现象,不少借壳重组的案例试图通过技术处理来绕开监管规则。我们欣喜地看到,修改版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于去年9月9日正式发布,新规则基本杜绝了花样翻新的监管套利行为。笔者认为,此举可以促进市场估值体系的理性修复,引导更多资金投向实体经济。

  从长远看,要使股市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需要更加完善的投资者保护制度。因为股票市场本质上是一种信用经济,股票市场发展的关键因素是用法律权威维护市场的信用,要让违规者及时得到应有的惩罚,让投资者能够采取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当上市公司或其他参与主体存在违规行为时,投资者可以从这些渠道为自己的损失讨回公道。最近一段时间里,监管部门已经采取一系列措施严惩财务造假、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各种违法或违规行为,投资者信心有了较大的提振,但股市的监管工作永远在路上,期待监管的制度创新不断传来新的硕果,使股市在促进资本形成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三、为什么说资金进股市也是支持实体经济?

资金进入股市实体经济没有实际受益。除非是公司定向增发或者额外发行债券和其他股票才可能对公司实体进行支持。如果盲目进入股市只会推高股价同时流向实体经济的是资金减少,更不利于实体经济发展。资金大量流入股市是损害实体经济的

四、股市的跌与涨对实体经济有何影响?

实体经济与证券市场是作用与反作用关系。实体经济是经济基础,是货币市场、资本市场的根本,是金融市场的基石;反过来讲,资本市场如果能够积极为实体经济服务,那么将会对实体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能够有利地支持股市的业绩增长,这不仅会支持股票价格的上涨,还会加强社会财富分配功能,使更多的投资者受益,这会使居民财富增长,社会消费也将随之增加,会进一步拉动消费端带动经济增长,从而利于整体经济良性循环。反之则不利于经济有效循环。

证券市场在金融中体现了直接融资功能,可以引导社会闲余资金流向实体经济,为需要资金的实体经济解决融资难题,能够积极解决企业的债务问题并降低企业风险,同时利于企业扩大再生产与提高生产效率,所以股市具有重要的资源配置作用,对于国家产业的升级、技术进步、资源优化、合理分配等意义重大。

股市的上涨与下跌,在一个相对有效的市场经济中将会直接决定市场的融资规模与融资能力。当股市低迷时,投资者会因规避股市风险而离开股市,这时市场的交投就会比较低迷,IPO水平就会下降,反之则IPO水平就会上升,所以股市的景气度也决定了实体经济直接融资的水平。

而股市的涨跌会体现出财富效应,如果股市低迷,股民投资长期处于亏损,则居民财富缩水,这会直接影响消费。由于股市与房地产等资产都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货币池子,是居民的主要风险投资地,所以当股市长期低迷时,会严重影响社会消费水平,消费受影响,需求就会下降,实体经济的生产水平就会下滑,那么实体经济的劳务也会随之减少,失业率就会增加,这会使经济发展非常被动,容易造成经济下滑。目前国内股市与实体经济之间就处于这样的关系之中,所以对经济发展很不利。

所以当前的国内经济需要积极梳理股市中的一些问题,不仅要打通市场的融资通道,更重要的是要发挥出证券市场的财富功能,这样才能令实体经济与证券市场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才能形成经济的稳定增长。

如果国内股市长期涸泽而渔,不断吞噬居民财富,导致居民财富不断缩水,那么就会从消费端不断制造矛盾,将会严重地限制实体经济发展,将会严重限制国民经济发展。

目前由于国内的房地产市场存在一定的泡沫化现象,所以这个货币池子出现了一些问题,给国内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困扰,房地产去杠杆化在所难免,这种情况下就更迫切需要加快疏通股市,这样才能使货币有效运转,才会保障国家经济稳定,因此当前需要加强证券市场的管理,积极推动证券市场的财富效应,这对国内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当前只有加强证券市场的管理工作,才能打通中国经济的任督二脉,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国内房地产的问题,还会强力支持实体经济,使中国经济增长重归快车道。

五、赋能实体经济什么意思?

赋能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最小载体是企业,更大的载体是产业链,最大载体就是产业生态。

就赋能这个词来说,是源于阿里巴巴总参谋长曾鸣提出:未来组织最重要的功能已经越来越清楚,那就是赋能,而不再是管理或激励。

著名管理学家陈春花老师也说,未来的组织管理中最核心的价值其实就是我们怎么去赋能和激活人。

赋能顾名思义,就是给谁赋予某种能力和能量,通俗来讲就是,你本身不能,但我使你能。

它最早是心理学中的词汇,旨在通过言行、态度、环境的改变给予他人正能量。 

六、实体经济和非实体经济指的是什么?

实体经济,指一个国家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是人通过思想使用工具在地球上创造的经济。包括物质的、精神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包括农业、工业、交通通信业、商业服务业、建筑业、文化产业等物质生产和服务部门。

也包括教育、文化、知识、信息、艺术、体育等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部门。实体经济始终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非实体经济也叫虚拟经济,其中包括有金融行业、体育经济、博彩行业、收藏行业、知识产权、游戏行业等,非实体经济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以服务于实体经济为最终目的。

与实体经济相比,非实体经济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概括起来,主要表现为高度流动性、不稳定性、高风险性和高投机性等四个方面。

七、2015年股市大涨,实体经济不好是什么原因?

实体经济跟股票不必然成正相关。

实体经济不好反而更多政策使股票大涨。

八、什么是虚拟经济,实体经济?

实体经济是指物质的、精神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实体经济始终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虚拟经济是用于描述以票券方式持有权益并交易权益所形成的经济活动的概念。主要指金融业。虚拟经济不仅包括证券业、资本市场,也不仅包括货币市场,而且包括银行业、外汇市场等,是一个涵盖金融业的概念。

九、股市资金怎么流到实体的?

资金进入股市实体经济没有实际受益。除非是公司定向增发或者额外发行债券和其他股票才可能对公司实体进行支持。如果盲目进入股市只会推高股价同时流向实体经济的是资金减少,更不利于实体经济发展。资金大量流入股市是损害实体经济的

十、实体经济的优势?

1.生产决定消费,实体经济的发展,满足日常生活需要、提供就业、获取财富主要途径。

2.发展实体经济,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调整产业结构,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

3.发展实体经济,有利于培育对外竞争新优势,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