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药公司业绩比较好的一元股票有那些
1. 恒瑞医药:作为创新药领域的龙头企业,恒瑞医药在化学制药行业中具有显著的优势,其研发实力和市场潜力备受瞩目。公司市值达到2381.3亿,市净率为6.57,TTM市盈率为55.76,相较于历史数据,当前估值处于合理区间。
2. 智飞生物:以人用疫苗为主业的智飞生物,是生物疫苗领域的龙头企业。其产品线涵盖了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重要部分,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公司市值1547.4亿,市净率7.9,TTM市盈率13.82,估值低于历史91%的时间点,显示出极低的估值水平。
3. 片仔癀:拥有“中华老字号”美誉的片仔癀,其主打产品片仔癀及其系列产品在国内外中药界享有盛誉。公司市值1788.2亿,市净率16.33,TTM市盈率69.98,估值低于历史20%的时间段,表明市场对其估值略高。
4. 迈瑞医疗:在医疗器械领域占据龙头地位的迈瑞医疗,产品涵盖了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医学影像等多个重要领域。公司市值3637.1亿,市净率12.97,TTM市盈率43.34,估值低于历史74%的时间,显示出适中的估值水平。
5. 通策医疗:口腔医疗领域的龙头企业通策医疗,拥有多家口腔医疗和健康生殖医疗机构。公司市值477.7亿,市净率15.68,TTM市盈率67.78,估值低于历史38%的时间,表明其估值处于适中水平。
6. 爱尔眼科:作为眼科医院的龙头企业,爱尔眼科在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的眼科医疗服务网络。公司市值2135.5亿,市净率18.0,TTM市盈率87.16,估值低于历史25%的时间,显示出适中的估值水平。
7. 欧普康视:专注于清塌产品的欧普康视,是全球知名的角膜塑形镜研发与生产企业。公司市值410.7亿,市净率10.64,TTM市盈率73.73,估值低于历史57%的时间,表明其估值处于适中水平。
8. 药明康德:CRO领域的龙头,全球领先的医药研发服务平台。公司市值2772.1亿,市净率6.59,TTM市盈率39.28,估值低于历史93%的时间点,显示出极低的估值水平。
9. 康龙化成:作为国际领先的生命科学研发服务企业,康龙化成在全球范围内为客户提供专业服务。公司市值897.2亿,市净率8.97,TTM市盈率53.91,估值低于历史78%的时间,表明其估值略偏低。
10. 爱美客:医疗美容行业的领军企业,是国内首家获得相关产品医疗器械注册证书的企业。公司市值1257.1亿,市净率23.69,TTM市盈率117.8,估值低于历史73%的时间,显示出略偏低的估值水平。
二、中国十大生物化工公司?
中国十大生物药公司
1.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北京天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3.重庆智飞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4.云南沃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5.科兴控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6.华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7.辽宁成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8.中国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9.上海莱士血液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10.江西博雅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1. 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于1919年,目前已经是世界500强之一,在全国多地开设分公司,主要从事生物科技的研发和销售等工作。
2. 北京天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一家主要从事疫苗、诊断用品等研发、生产、销售一体化的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目前国内50%的疫苗市场都被这家公司占据。
3. 重庆智飞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重庆100强企业之一,产品覆盖全国31个省份,很多产品在国内都没有竞争对手。
4. 云南沃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总部位于云南昆明,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主要从事生物医药领域研发、生长、销售等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5. 科兴控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2001年成立于北京中关村,总部位于香港,是国内十大生物药公司之一,主要从事生物疫苗、药物等的研发工作。
6. 华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于1992年,主要负责血液方面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在国内生物制药企业方面的排名中,名列前茅,市值也将近600亿元。
7. 辽宁成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于2002年,公司的总部在辽宁沈阳,主要负责从事乙脑灭活疫苗的研发、生长和销售等工作。
8. 中国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公司的总部位于北京,在全国多地开设办事处,主要负责从事生物医药方面的研发工作。
9. 上海莱士血液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于1988年,主要负责血液方面的产品研发、生长和销售。
10. 江西博雅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于1993年,是江西地区唯一一家受到批准的,可以生产血液制品的生物公司
三、沃森生物“罗生门”,谁为140亿买单?
作者 王一涵
编辑 刘肖迎
云南沃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沃森生物),在生物医药市场上就好像一个浪子,始终没有遇到那个值得他安定下来的人。
近期与子公司上海泽润生物 科技 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泽润”)的“分手闹剧”,又搞得沸沸扬扬,人尽皆知。
12月4日晚,沃森生物连发9封公告,核心内容是公司将以11.41亿元的对价,转让上海泽润32.6%的股权,同时放弃优先购买权。若交易完成,沃森生物持股比例将降低至28.5%,不再具有控制权。
而此时,距离上海泽润手握的2价HPV疫苗(宫颈癌疫苗)变现上市,只有一步之遥。在如此重要的时间点“贱卖”重要资产,投资者们的愤怒可想而知。他们在周末与管理层的电话会议中,灵魂发问:你们当投资者是傻子吗?不怕因果报应吗?
管理层也祭出经典回复:你可以质疑我们的能力,但不能质疑我们的人品。
尽管回复得硬气,沃森生物却在7号一大早发布公告,称取消该交易预案。但投资者并不买账,当天公司股价直接跌停,市值蒸发140亿元。
矛盾的根源,来自沃森生物的“内部人控制风险”。
沃森生物是一家主要从事疫苗研发、生产和销售的生物制药企业,2001年成立,2010年登陆创业板。
上市时,沃森生物头顶“未来的疫苗龙头企业”“疫苗新贵”“值得一生珍藏的创业板经营公司”等光环。但次年,由于公司参与的四个疫苗项目中,三个失败,公司股价腰斩。此后缺乏爆款疫苗的沃森生物,在资本市场变得不温不火。
加之传统疫苗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公司收入和利润的增速也逐渐放缓,后又由于“大生物平台”战略的失利,2014年至2018年,公司扣非后净利润连续亏损四年。
但随着两款重磅疫苗,13价肺炎多糖结合疫苗(以下简称“13价肺炎疫苗”)及HPV疫苗研发进度的推进,沃森生物在资本市场开始变得活跃,并终于在今年上半年爆发。
2020年4月,沃森生物的13价肺炎疫苗上市销售,单二季度就为公司带来1.12亿元营业收入,占当期收入的20%。6月中旬,二价HPV疫苗申报生产并获得《受理通知书》,这意味着该疫苗距离上市销售,仅一步之遥。同时,在研的九价HPV疫苗也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好消息让公司股价扶摇直上。8月5日,沃森生物创下史上最高收盘价91.8元,是年初的3倍。公司总市值超过1400亿元,在A股69家生物医药公司中,排第5位。虽然以上半年5.73亿元的营业收入,沃森生物只能排在33位。
截至9月末,沃森生物的股东户数为11.94万户,较6月末上涨5.54万户,一个季度涨幅高达87%。
但与投资者的热情涌入不同,沃森生物的大股东和高管们却在纷纷减持和离职。
6月下旬,公司董事长李云春减持1608.88万股,参考市值超过8亿元。第二大股东刘俊辉,自7月以来,减持1147.03万股,参考市值4.96亿元。
根据Choice数据统计,近两年,公司前十大股东合计减持参考市值27亿元,是同期净利润的3.5倍以上。而沃森生物高层更换也很频繁,2019年公司高层离职6人,2020年离职5人。
值得回味的是,刘俊辉上半年还参与了沃森生物竞争对手之一,康泰生物近30亿元的非公开股票发行,认购了近3亿元的份额。
作为一家上市十年的公司,沃森生物一直处于没有实控人的状态。不仅如此,截至今年九月末,沃森生物连持股比例超过5%的控股股东都没有,股权极其分散。
第一大股东云南省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持股比例4.97%。而董事长李云春,虽然任职超过13年,但持股比例已经由刚上市的15.05%下降至3.13%,在十大股东中排名第四位。
京衡郑州企业重整重组部主任张华欣向市界表示,股权分散有利也有弊,好处是会减少大股东侵害小股东权益的情形,弊端在于股权太分散会导致股东会决议重大事项的效率降低,且会出现“内部人控制”的风险。
所谓“内部人控制”,是由于股东与管理层利益不一致,导致管理层利用信息优势,对股东利益进行直接或间接侵占。
虽然不能因为股权分散而判定沃森生物存在“内部人控制”的现象,但是上市至今,公司的业绩表现确实不尽如人意。为此,沃森生物在2018年及2020年推出两期股权激励计划,将高管利益和公司业绩进行捆绑。
两期股权激励对象包括核心管理人员及骨干至少163人,合计股票期权份数14910万份,参考价格合计73.58亿元。其中,公司董事长李云春、副董事长黄镇、总裁姜润生和副总裁章建康,合计获授的股票期权份数2840万份,占比19%。
如此丰厚的股权激励,也对应着高标准的业绩考核。以2018年的股权激励为例,第一次行权的业绩考核期为2018年及2019年,业绩指标要求两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10亿元。以此类推,至最后一次行权期间,两年累计净利润要求不低于27亿元。
面对巨大的业绩压力,沃森生物的扣非后净利润显得弱小又无助。但两次“蹊跷”的交易,却让事情有了转机。
2012及2013年,沃森生物先后收购了上海泽润和嘉和生物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和生物)。前者在研产品包括HPV疫苗,后者则手握4大单抗类药品品种。
经过五年的投入支持和孵化培育,嘉和生物发展势头迅猛,获得临床试验批件的产品,由1个发展成9个,而且多个品种进入临床Ⅲ期阶段,距离产品上市销售指日可待。
但就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沃森生物却卖掉了嘉和生物。
当时沃森生物给出的理由是,国内单克隆抗体成为热点,但行业内竞争加剧,对公司未来的经营业绩和现金流提出了较大的挑战。公司为了更专注对13价肺炎疫苗和HPV疫苗的研发,决定转让嘉和生物股权,不再纳入合并范围。
2018年,沃森生物转让嘉和生物46.45%的股权,获得了11.76亿元的投资收益, 不仅当年净利润扭亏为盈,还顺带完成了前述2018及2019年的股权激励业绩要求中的10亿元。
股权转让后,嘉和生物的第一大股东为HH CT Holdings Limited(以下简称HH CT),其最终资金来源为高瓴资本。同时,另一股东为业内研究最深、收入最高的临床CRO(医药研发合同外包服务机构)龙头,泰格医药旗下基金。
值得一提的是,沃森生物董事长李云春,还是HH CT唯一股东JHBP(CY)Holdings Limited的前董事。
随后,在高瓴资本和泰格医药的扶持包装下,曾在沃森生物手中五年累计亏损2.61亿元的嘉和生物,于今年10月在港股上市。上市首日一度暴涨超过30%,市值最高达158亿港元。 相较于转让时34.7亿元的估值,嘉和生物属实被“贱卖”了。而他的兄弟上海泽润,也即将面临相似的命运。
12月4日晚,公告显示,沃森生物打算以11.41亿元的对价,转让上海泽润32.6%的股权。这一次,“老熟人”又出现了。
据公告显示, 本次交易最大买方是淄博韵泽,股权穿透后,其背后大股东就是泰格医药。而高瓴资本未参与此次收购,公司去年增资时买方之一的高瓴楚盈,是其关联投资平台。
“铁三角”再次合体,投资者们似乎看到了同样的配方,嗅到了同样的味道。
值得注意的是,沃森生物距离股权激励中2019至2020年的业绩考核只剩最后三个月了,但还有4.65亿元的净利润缺口,使其四季度业绩压力骤增。
一旦此次上海泽润股权在年底前转让成功,沃森生物预计将产生净利润约11.8亿元至12.8亿元。 如此一来,不仅可以轻松完成这一期业绩要求,而且下一次的业绩考核,也至少完成了50%。
如果未来上海泽润也走上与嘉和生物一样的上市之路,那就更不难理解,为什么沃森生物非卖不可了。毕竟转手一卖,既可以享受当下的投资收益,又可以免除大额的研发投入,未来一旦上市成功,还可以再赚一笔,堪称“一鱼三吃”。
这也就不怪投资者要将上海泽润与同样手握二价HPV疫苗的医药新贵万泰生物的市值做对比了。毕竟,与万泰生物当前超过800亿元的市值相比,上海泽润35亿元的估值,绝对是“白菜价”。
一买一卖,是沃森生物高管和资本力量的狂欢,但与众多投资者无关。
缺少主心骨的沃森生物,在生物医药市场上就像一个浪子,始终没有遇到那个值得他安定下来的人。
本以为嘉和生物可以拴住沃森生物的心,却没曾想半路杀出个上海泽润。而今,为了新欢“艾博生物”,旧爱上海泽润也要随时面临被分手的情况。但沃森生物这一次的孤注一掷能否成功,却充满了未知。
今年5月,沃森生物与苏州艾博生物 科技 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艾博生物”)合作,共同开发新型冠状病毒mRNA疫苗、带状疱疹mRNA疫苗。两种疫苗都是由艾博生物进行前期研发,后期生产等商业化工作,则由沃森生物完成。
目前,我国已经有13个疫苗进入了临床试验,其中,4个疫苗已经进入了Ⅲ期临床试验。相较之下,沃森生物的新冠疫苗目前还正在开展Ⅰ期临床试验。对这种失去先机的疫苗的押宝,依然充满变数。
而另一款带状疱疹mRNA疫苗,则具有较高的技术风险。mRNA疫苗从申请临床的时间、能否获得临床试验批件、临床试验能否成功、能否获得药品注册批件,都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显然,投资者并不想为不确定性买单。这也直接导致了12月7日公司股价暴跌20%,市值蒸发140.92亿元。
当天,公司董事长李云春在接受央视 财经 频道采访时表示,“非常遗憾,项目推出来没有得到一些投资人的理解,一方面是我们的沟通交流不到位,另一方面我们作为企业经营者本身,公司的中长期利益和投资人在短期利益上有一定的分歧和冲突。”
资本市场上,信任和理解是建立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的。若为了所谓“公司中长期利益”,而留给投资者一地鸡毛,信任终将崩塌。经此一事,留给沃森生物的信用额度,已经不多了。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