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寻找央企有潜在重组题材股呢???

三维股票 2023-10-19 04:25 编辑:admin 81阅读

一、如何寻找央企有潜在重组题材股呢???

国资委寄希望于资本市场,打造优质的上市公司。“大而不强,好景不长;大而不优,必有远忧。”李伟强调,央企不仅是做大,更重要的是做强做优。 如何寻找央企整合大机遇中崛起的牛股?首先是要看上市公司母公司是否有实力。象中国船舶这样的公司,它之前的模式就是“大集团、小公司”。因此要着重寻找那些自身规模较小,同时集团母公司却有大量未上市资产的上市公司。在这种情况下,后续注入资产的机会较大。

对于ST股,很多投资者是既恨又爱,作为市场公认的垃圾股群体,这类股票风险极大。但如果其中哪只得到了资产重组的青睐,又将在不短的时间里“乌鸡变凤凰”,例如*ST金泰。

哪类ST股或S股可能会成为那只幸运的“乌鸡”,分析师杨建波认为,可从两个角度来关注,首先是股改过程中有注资预期或重组的个股,尤其是有央企背景的公司;其次公司的基本面有可能得到改善,其中包括自身资产质量的提高,或者是重组预期。应非常谨慎的是,ST股常常出现大幅波动,股民应保持高度风险意识,尤其是在ST股集体热炒时,一些没有实质利好的ST股也会鱼目混珠的跟着上涨,但一旦遇到利空又会打回原形。

从资产注入角度来看,关注ST股首先要看其大股东是否具有强有力的实力背景,这样其注入优质资产的可能性较大。另外看其重组预期是否较为明确,还可关注个股是否在主业经营方面具备一定亮点和一定优势的产业资产。

目前重组预期较为明朗的ST股有*ST阿继、*ST北巴等。其中,*ST北巴具有奥运概念,而*ST阿继则是哈电集团重组的平台。另外,一些本身主营业务前景尚可,而是受到行业周期或经营不善而亏损,有望随着行业复苏和经营能力改善从而提升未来盈利能力的公司,例如*ST新天、*ST东方A、ST金杯等也可关注。

对于机械制造(含电力设备业)、汽车、钢铁、电力、有色金属、医药等行业,可以通过注入方式整合母公司非上市资产的上市公司较多。例如机械行业中的三一重工、经纬纺机等;汽车行业中的一汽夏利、一汽轿车、风帆股份等。在央企中,控股上市公司最多的是中国化工集团,旗下多达十余家上市公司,其并购重组预期也最为强烈,该集团下的上市公司值得重点关注。

选择完母公司后,其次还应重点关注其所在行业的发展潜力。据此前媒体消息,军工、电网电力、石油石化、电信、煤炭、民航、航运等七大行业,属于国资整合涉及的行业。国泰君安证券则认为,应重点关注机械装备、有色金属、钢铁和汽车行业。

第一种思路,央企整合概念。央企整合是2007年国资委重点推进的工作之一,国资委在市值考核的目标下推动国有企业兼并收购,而企业本身也有外延式扩张的冲动,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央企的资产注入将不断涌现并造就很多投资机会。尤其是一大批具有“中”字头背景,同时又是大集团小公司模式的上市公司可给予重点关注。如天坛生物、中色股份、一汽轿车、中技贸易、中核科技、航天科技、兰太实业、保利地产、中铁二局、国电电力、国投电力等。

第二种思路,关注大股东股改承诺的公司。此类公司股票在股改阶段明确承诺将要通过一定的手段来提高企业质量,不过其风险在于时间不确定。类似有承诺的还有航天长峰、中国卫星、*ST黄海、健特生物等。

第三种思路,上市公司大股东资产质量高,而且大股东有意愿要将优质资产放到上市公司中来。典型案例就是近期飚涨的公用科技,还有亿利科技、安阳钢铁、国电电力等。对于大股东有优质资产的公司,如上海梅林、新疆天业等,值得重点关注。

第四种思路,可能“乌鸡变凤凰”的,这类公司业绩虽差但重组预期明朗,多是低价或ST股,由于基本面可能已经无力回天,只能通过资本运作才能改变退市的命运。而一旦资本运作成功,此类股票就将立即飙升。 目前管理层出台一系列的规定,态度非常明显,就是要引导规范重组等一系列行为。当前,多数ST股的业绩一般,但频频传出题材,建议投资者关注此类题材时,更多地选择央企等大型企业。

还行,一有时间我就追啊5554

二、如何买到重组上市的股票

重组前的股票都没有消息,重组中的不能买卖,重组后的上涨一大波以后打开又不太敢买。这个比较麻烦。说实话这个纯属运气。

三、如何挖掘重大资产重组股

核心提示:对于挖掘重组股的一些诀窍和标准,我们认为应该从上市公司本身基本面、是否符合相关审批规定、利益行为、重组高发带等几个方面来分析。

对于挖掘重组股的一些诀窍和标准,我们万隆证券网认为应该从上市公司本身基本面、是否符合相关审批规定、利益行为、重组高发带等几个方面来分析。

1,上市公司基本面

一般而言,具备主营业务不可持续、股本偏小、净资产和业绩偏低、负债少同时没有过多的关联交易和法律纠纷的上市公司重组概率高。

这是由于主营业务不可持续、业绩低决定了重组的压力较大;而股本偏小、净资产偏低决定小规模的资产注入即可大幅度改变上市公司基本面;负债、关联交易及各类纠纷少,则决定重组过程中的显性和隐性成本不高。

总体上行,以上这些因素往往从主要方面决定了重组压力和重组成本,是从根本上决定重组概率的要点。

2,利益分析

正如本栏目强调过的,重组的过程中往往也是各方利益承载载体,因此利益分析也是不可或缺的。

在重组过程中,我们尤其强调对地方政府、重组方、原上市公司大股东及某些特殊股东的利益分析。

实际上,地方政府往往出于利益政绩、重组方则出于买壳上市寻求融资通道,原大股东则可能在重组过程中试图通过手中筹码获取相对收益。不过最主要的是无论哪一方,都有通过重组获取相关价差收益的冲动,因此对一些特殊股东的行为也应详加分析。

3,符合相关政策规定

即使是重组通过董事会和股东大会通过,往往也会受阻于证监会的审批。因此,对上市公司在重组过程中是否有不符合或者属于政策鼓励的一些因素也应详加分析。

证监会对于上市公司重组行为每隔数年就会相应更新其针对重大资产重组的一些相关最新条例,根据这些相关条例进行判断和分析即可。

4,每年上市公司重组也可能密集在一些领域

实际上,每年不同的国内政策和行业环境也会从大气候上影响上市公司经营和重组行为,因此上市公司重组每个阶段总是有规律的集中在某些领域。

比如09年有25家并购重组来自房地产业,是上市公司中发生并购重组最频繁的行业,而在某些年份往往又集中在军工等行业。这实际上是由于宏观经济环境导致某些行业的经营情况异变,或大的政策背景迫使某些行业进行突发性的资产整合,这些因素又致该领域内上市公司重组行为密度明显高于其它领域。

同时年底对于ST类上市公司一般是重组的最后时限,导致不少上市公司赶趟重组。从时机上来看,下半年应是挖掘重组股的较好时间段。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