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引起资产总额增加是哪几项?为什么?

103 2025-02-14 08:20

一、能够引起资产总额增加是哪几项?为什么?

1、分配生产工人工资,能够引起资产总额的增加,因为在工业企业里,生产成本属于成本类账户但从属性上还是资产类一部分,如在资产负债表里应属于存货里,借方增加贷方减少,所以,分配生产工人工资会使生产成本金额增加。

2、转让交易性金融资产发生损失,不能引起资产总额的增加,因为增加的资产数额比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少。

3、计提未到期持有至到期债券的利息,能引起资产总额的增加,因为它使持有至到期债券投资金额增加了。

二、能够引起资产总额增加是哪几项?为什么?

1、分配生产工人工资,能够引起资产总额的增加,因为在工业企业里,生产成本属于成本类账户但从属性上还是资产类一部分,如在资产负债表里应属于存货里,借方增加贷方减少,所以,分配生产工人工资会使生产成本金额增加。

2、转让交易性金融资产发生损失,不能引起资产总额的增加,因为增加的资产数额比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少。

3、计提未到期持有至到期债券的利息,能引起资产总额的增加,因为它使持有至到期债券投资金额增加了。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资产和负债同时增加。借:生产成本 贷:应付工资

2、长期股权投资看你按什么方法核算(成本法、权益法),权益法下收到现金股利不会引起资产总额增加,权益法下是在被投资方分配利润时增加资产总额,而不是现金分红时。

3、权益法核算下获得利润分配方案后,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贷:投资收益 (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收到获得现金分红时,借:银行存款(现金)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资产总额不变)。

三、如何查看公司期初资产总额?

公司的期初总资产是上一年的期末总资产,举个例子, 今年是2011年,今年期初总资产就是2011年1月1日的总资产,今年期末总资产就是2011年12月31日的总资产,公司的期初总资产就是上一年的期末总资产。期初总资产也叫期初余额,是指期初已存在的账户余额。期初余额以上期期末余额为基础,反映了以前期间的交易和上期采用的会计政策的结果。期初已存在的账户余额是由上期结转至本期的金额,或是上期期末余额调整后的金额。通常,期初余额是上期账户结转至本期账户的余额,在数额上与相应账户的上期期末余额相等。但是,由于受上期期后事项、会计政策变更、前期会计差错更正等诸因素的影响,上期期末余额结转至本期时,有时需经过调整或重新表述。举例说明期末总资产也叫年末资产总额的算法:某企业年初资产总额为126000元,负债总额为48000元。本年度取得收入共计89000元,发生费用共计93000元,月末负债总额为50000元,则该企业年末资产总额为( )

根据会计等式:年初所有者权益为:126000-48000=78000元年末的所有者权益为:78000+(89000-93000)=74000元年末的资产总额为:74000+50000=124000元扩展资料:注意事项⑴当启用时间一致时,除了输入在账务中“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科目的余额外,还需在固定资产系统的“固资期初”窗口中输入固定资产卡片的期初余额,在账务系统结账时,系统将自动检查账务中的“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科目的期初余额与固定资产中固资卡片的原值和累计折旧的期初余额是否一致,若不一致,系统将不允许结账;

⑵当启用时间不一致时(如先启用账务,后启用固定资产),在固定资产系统中不再输入固资期初(因为系统结账后将不允许再输入期初数据),而是把固资启用日期前的固定资产在“固定资产增加”窗口中输入,输入时需注意的是:在卡片录入中选择“不生成凭证”,这样才不至于两边的数据重复。

四、能够引起资产总额增加是哪几项?为什么?1?

1、分配生产工人工资,能够引起资产总额的增加。因为:在工业企业里,生产成本属于成本类账户但从属性上还是资产类一部分,如在资产负债表里应属于存货里,借方增加贷方减少。所以,分配生产工人工资会使生产成本金额增加。

2、转让交易性金融资产发生损失,不能引起资产总额的增加。因为,增加的资产数额比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少。

3、计提未到期持有至到期债券的利息,能引起资产总额的增加。

五、利润增加了,资产总额为何减少了?

净利润增加,在没有其他权益变动的时候,净资产会增加,净资产=资产-负债,从公式上看,净资产(净利润)的增加与总资产的减少没有必然联系的。

六、什么是净资产总额?

要想了解净资产总额就要理解资产总额 资产总额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全部资产。包括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及递延资产、其他长期资产等,即为企业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总计项。 (1)流动资产指企业可以在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生产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合计。包括现金及各种存款、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 (2)固定资产指企业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清理、在建工程、待处理固定资产损失所占用的资金合计。 (3)无形资产指企业长期使用而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着作权、土地使用权、 净资产就是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分积,未分配利润, 净资产(所有者权益总额)=资产总额-负债总额 资产总额为资产负债表上资产的合计数,等于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所以净资产总额=资产总额-负债总额

七、公司资产总额是什么意思?

资产总额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全部资产。例如:会计核算的资产负债表上资产的合计数,等于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总资产包含内容:资产总额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全部资产,能够带来经济利益的全部资产。

八、什么是资产总额,他与平均资产总额有什么区别?

存量资产是指企业所拥有的全部可确指的资产。企业的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无形资产都属于企业的存量资产。而增量资产就是比期初增加的资产,比如优质新股以及大股东资产的注入。存量资产和资产总额的关系是:存量资产+增量资产=资产总额。

九、资产总额是怎么计算的?

资产总额就是货币资金+存货+固定资产净额,即现金+银行存款+原材料+库存商品+生产成本+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1、反映企业财务结构是否合理的指标有: (1)净资产比率=股东权益总额/总资产 该指标主要用来反映企业的资金实力和偿债安全性,它的倒数即为负债比率。净资产比率的高低与企业资金实力成正比,但该比率过高,则说明企业财务结构不尽合理。该指标一般应在50%左右,但对于一些特大型企业而言,该指标的参照标准应有所降低。 (2) 固定资产净值率=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值 该指标反映的是企业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和生产能力,一般该指标应超过75%为好。该指标对于工业企业生产能力的评价有着重要的意义。 (3)资本化比率=长期负债/(长期负债+股东股益) 该指标主要用来反映企业需要偿还的及有息长期负债占整个长期营运资金的比重,因而该指标不宜过高,一般应在20%以下。

2、反映企业偿还债务安全性及偿债能力的指标有: (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该指标主要用来反映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一般而言,该指标应保持在2:1的水平。过高的流动比率是反映企业财务结构不尽合理的一种信息,它有可能是: (1)企业某些环节的管理较为薄弱,从而导致企业在应收账款或存货等方面有较高的水平; (2)企业可能因经营意识较为保守而不愿扩大负债经营的规模; (3)股份制企业在以发行股票、增资配股或举借长期借款、债券等方式筹得的资金后尚未充分投入营运;等等。 但就总体而言,过高的流动比率主要反映了企业的资金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而该比率过低,则说明企业偿债的安全性较弱。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预付费用-待摊费用)/流动负债 由于在企业流动资产中包含了一部分变现能力(流动性)很弱的存货及待摊或预付费用,为了进一步反映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通常,人们都用这个比率来予以测试。 因此该比率又称为“酸性试验”。在通常情况下,该比率应以1:1为好,但在实际工作中,该比率(包括流动比率)的评价标准还须根据行业特点来判定,不能一概而论。

3、反映股东对企业净资产所拥有的权益的指标主要有: 每股净资产=股东权益总额/(股本总额×股票面额)

十、期末资产总额是如何计算的?

(2)货币资金=现金980元+银行存款190780元=191760 (1)存货=原材料136500元+库存商品80250元+生产成本+9320元 =226070 (3)流动资产=货币资金191760+存货226070=417830 (4)资产总额=流动资产417830+固定资8400元 -累计折旧2300元=423930 (5)未分配利润=本年利润 58950元+利润分配36490元=95440 另添加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额=不来历数字+未分配利润95440=423930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