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利用动迁补偿款购置固定资产如何账务处理?

107 2025-02-14 14:53

一、企业利用动迁补偿款购置固定资产如何账务处理?

拆迁补偿费按行为主体可分为两类:一是由政府直接出面实施的拆(搬)迁行为而给予补偿的为政府行为;借:固定资产 应交税金-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银行存款二是非政府行为的拆迁。 对于非政府主导性拆迁补偿费可进行以下会计处理。

非政府主导性拆迁补偿费应视为企业转让无形资产和相关固定资产所得的款项,应当在扣除所清理或报废的资产的账面价值及其他因拆(搬)迁而发生的费用后,将余额计入当期损益。

但确有证据表明所收到的拆迁补偿费金额显著高于(即超出额比例在50%以上)所清理、报废的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与相关拆(搬)迁费用之和的,可将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而超过公允价值的那部分显著差额视同为其他企业所给予的与重新购建新资产相关的捐赠,记入“资本公积--接受捐赠”。

二、抵债资产的账务处理?

(一)企业取得的抵债资产,应按其公允价值,借记本科目,原已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借记“坏账准备”、“贷款损失准备”等科目,按应收债权的账面余额,贷记“贷款”、“应收利息”、“长期应收款”、“其他应收款”等科目,按应支付的相关税费,贷记“应交税费”科目,按其差额,借记“营业外支出”或贷记 “营业外收入”科目。

(二)企业取得抵债资产后如转为自用,应在相关手续办妥时,按转为自用资产的账面价值,借记“固定资产”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三)抵债资产保管期间取得的收入,借记“现金”、“银行存款”、“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等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保管期间发生的费用,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贷记“现金”、“银行存款”、“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等科目。

(四)处置抵债资产时,应按实际取得的处置收入,借记“现金”、“银行存款”、“存放中央银行款项”、“长期应收款”、“其他应收款”等科目,已计提跌价准备的,借记本科目(跌价准备),按应支付的相关税费,贷记“应交税费”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本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或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

三、对外投资固定资产,账务处理?

1.以固定资产对外投资。投出方以固定资产对外投资时,以双方协议价借记“长期股权投资”账户,以已提累计折旧额借记“累计折旧”账户。以其账面原值贷记“固定资产”账户。以双方协议净价与固定资产账面净值之间的差额借记或贷记“资本公积”账户。

  2.以存货对外投资。投出方以存货对外投资时,应按协议价借记“长期股权投资”账户,以其账面原值贷记“原材料”、“产成品”等账户,以协议价与实际成本的差额借记或贷记“资本公积”账户。存货按计划成本核算的还必须通过“材料成本差异”账户分配投出存货应负担的成本差异。

  3.以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倘若投出方以未入账的无形资产(如土地使用权等)对外投资.则应按资产评估后确认的价值借记“长期股权投资”账户,贷记“资本公积”账户。如果企业以已入账的非专利技术、专利权和其他无形资产对外投资,那么,应按评估确认的价值。借记“长期股权投资”账户.按该项无形资产的账面摊余价值贷记“无形资产”账户,按评估价与账面值的差额借记或贷记“资本公积”账户。

四、无形资产的账务处理方法?

 

1、无形资产取得的账务处理  1)购入无形资产的账务处理。购入无形资产、按实际支付价款入账:  借:无形资产——××    贷:银行存款  2)自创无形资产的账务处理。从会计稳健性原则考虑,自创无形资产过程中发生的一切费用都列作管理费用:  借: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贷: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转出)      应付职工薪酬      银行存款等  研制成功后,将该项技术开发费作为无形资产原值入账:  借:无形资产——××    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3)其他单位投资转入无形资产的账务处理。以评估确认价值或合同、协议约定金额计价:  借:无形资产——××    贷:实收资本  4)接受捐赠的无形资产的账务处理。以发票所列示价格或同类无形资产的市场价格计价:  借:无形资产——××    贷:营业外收入  

2、无形资产转让的账务处理  企业转让无形资产,有两种情形:一是转让所有权;一是转让使用权。情形不同,账务处理方法也有不同。  1)无形资产所有权的转让。  以实际取得转让价款记入相关收入账户:  借:银行存款    累计摊销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贷:无形资产      营业外收入(或者借记“营业外支出”)  将应交营业税金记为转让成果支出:  借: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2)无形资产使用权的转让。  无形资产转让使用权时,每年实际收到的使用费: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无形资产相关摊销支出: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累计摊销  

3、无形资产摊销的账务处理  1)无形资产摊销期限的确认原则: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一经确定,就不得随便更改,根据现行制度,无形资产摊销期限的确认原则为: 法律和合同以及企业申请书分别规定有法定有效期限和受益年限的,按照规定的有效期限和受益年限孰短的原则确定;法律没有规定有效年限,而企业合同或者合同申请书种有规定受益年限的,按规定的受益年限确定;法律或合同以及企业申请书均示规定存放期限或者受益年限的,按照不少于10年的期限规定。  2)无形资产摊销方法。无形资产一般采用分期等额摊销法进行摊销。其摊销方法如下:  某项无形资产年摊销额=该项无形资产实际支出数/有效年份  月摊销额=年摊销额/12  3)无形资产摊销的账务处理。以月实际摊销额:  借:管理费用——无形资产摊销    贷:累计摊销  

4、无形资产对外投资的账务处理  1)企业用已入账的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当资产评估确认的价值大于其账面价值法:  借:长期股权投资 (无形资产评估价值)    累计摊销    贷: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账面余额)      营业外收入(资产评估价值大于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余额)  当资产评估确认的价值小于账面净值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 (评估价值)    营业外支出——××(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大于评估价值余额)    累计摊销    贷: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账面余额)  2)用未入账的无形资产对外投资: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无形资产——××(第一次确认价值)

五、资产剥离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在资产剥离中,购买者通常是一家已存在的企业,因此不会产生新的法律实体,对购买者而言,实际上是吸收合并或收购。被剥离的资产一般以下列两种形式出现:具法人地位的子公司;无法人地位的按地区、产品分类的部门、分公司或生产线。

资产剥离的会计处理,应分别被剥离资产的形式不同而有区别。当进行剥离的企业出售的是其控股子公司时,应根据收到的现金(或其他资产)与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投资收益”。若被剥离的资产为企业内部的无独立法人地位的部门或产品生产线时,则应视为资产处理,通过“固定资产清理”进行核算,清理中的净损益,列入“营业外收支”。

而且资产剥离的会计处理,取决于企业的市场经济形式。市场经济形式不同,会计处理也大相径庭,贵公司可以根据自己的市场经济形式,在以下的论述中选择适合自己的会计处理:

1.国有企业,国家剥离企业的社会职能涉及被剥离项目的资产转移或者经营职能的改变,将有关项目无偿转交给国家规定的职能部门经办的会计核算,借“实收资本—国家资本”、“累计折旧”,贷“固定资产”;或者是借“盈余公积”,贷“固定资产”。

将有关资产有偿移交的会计核算,企业如果将资产进行有偿转让,实际上是对单位固定资产的出售,需要通过“固定资产清理”进行核算,清理中的净损益,列入“营业外收支”。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司制企业的资产剥离的会计处理和资产交换方式息息相关。企业的经营活动,必然是一个追逐利润的过程,资产交易作为公司的一种市场行为,当然也不例外,资产交易的方式主要有收购兼并、股权转让、资产剥离和资产置换4大类,而每一类又表现出不同的交易动机。从单个企业资产交易的角度来看,其具体交易动机又会表现出不同的形式,而且大多数资产交易的动因不仅局限于一个因素,而是由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关于股权转让,从转让主体上划分可以是股东将自己对该公司的股权转让,也可以是企业转让自己对外投资的股权,但若续前一问题进行分析,应该是股东转让自己股权,算不上企业的整体股权转让。根据《公司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需要履行一套完善的股权转让程序:如股东会决议、出让方与受让方签订股权转让协议、支付和收取股权转让款、注销和签发出资证明书、变更股东名册、修改公司章程、进行工商登记变更等。对于中外合资或中外合作有限公司进行股权转让的,按照现行《中外合资企业法》、《中外合作企业法》的规定,要经中方股东的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并报原审批机关审批同意以后方可办理转让手续。

六、固定资产投资的账务处理?

固定资产投资需要把固定资产转入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然后在进行的会计处理,具体分录如下(不考虑增值税):

1、将需要投资的固定资产转入固定资产清理: 借: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清理(差额为固定资产净值) 贷:固定资产

2、将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转入长期股权投资: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固定资产清理

七、公司处置固定资产账务处理

在公司运营过程中,固定资产的购买与处置是一件很常见的事情。然而,这些资产的账务处理却是一项繁琐而且容易犯错的工作。因此,公司应该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账务处理流程,以确保资产的准确记录和处置。下面是一些处理固定资产账务的最佳实践:

资产采购

在采购固定资产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明确资产名称和编号:在采购时,需要准确地记录资产的名称和编号。这样可以避免后续出现混淆和错误。
  • 记录采购时间和金额:除了资产的名称和编号,还需要记录采购时间和金额。这些信息可以帮助你在未来追踪资产价值和折旧情况。
  • 核实供应商信息:在采购固定资产时,需要核实供应商的信息,确保其资质和信誉。

资产登记

在采购资产后,需要在账务系统中登记固定资产。登记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准确记录资产信息:在登记时,需要准确地记录资产的名称、编号、采购时间、金额等信息。
  • 分类记录:不同类型的固定资产需要分类记录。例如,办公设备和生产设备需要分别记录,以便于后续管理和处置。
  • 建立档案:每个固定资产需要建立档案,记录其采购、验收、使用和处置等情况。

资产折旧

资产折旧是指固定资产价值随时间推移而减少的过程。在进行资产折旧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选择合适的折旧方法:在选择折旧方法时,需要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和会计准则进行选择。例如,可以选择直线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折旧方法。
  • 准确计算折旧额:在计算折旧额时,需要准确记录资产购买金额、使用寿命、残值等信息。
  • 定期调整折旧额: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和价值发生变化时,需要及时调整折旧额,避免出现折旧不足或过高的情况。

资产处置

固定资产的处置是指将其出售、报废或捐赠等。在进行资产处置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核实资产信息:在进行处置前,需要核实资产的名称、编号、购买时间、残值等信息,确保准确无误。
  • 选择合适的处置方式:在进行处置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方式,如出售、报废或捐赠等。不同的处置方式有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
  • 记录处置信息:在进行处置后,需要及时记录处置的信息,如出售金额、报废原因等。

结语

以上是处理固定资产账务的最佳实践。只有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账务处理流程,才能保证资产的准确记录和处置。因此,公司应该重视固定资产账务处理工作,加强内部管理,确保资产的安全和价值。

八、资产管理公司收购不良资产如何账务处理?

第一种模式资产管理公司相关业务模式。

从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具体实践看,最简单的方式就是买断,银行将不良资产打包后,批量转让 给资产管理公司,根据资产包的规模,资产管理公司可以采取一次性买断或分期买断的方式,分期买断的方式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减轻资产管理公司的资金压力。

第二种模式是合作处置。

在政策性接收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的阶段,资产管理公司对债务人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并不能深入产业,现阶段可以联合同行业优质企业,对不良资产进行重组,最终实现利益共享。

第三种模式是反委托处置。

资产管理公司买断银行的不良资产包后,将资产的收益权卖给信托计划或券商资管计划,资产的所有权仍归属于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同时资产管理公司继续负责不良资产的处置。这一模式中,资产管理公司可将资金成本提前回收,解除资本占用,而风险则由投资者自己承担。

第四种模式是不良资产证券化。

资产管理公司从银行买断不良资产包后,通过测算现金流,采取折价的方式,以信托计划作为SPV,然后发行重整资产支持证券,向投资者出售。至于不良资产后期的管理,仍然可以委托资产管理公司进行管理。

在2006年到2008年期间,我国曾有过4单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实践,发行金额总计约134亿元,但是2008年以后,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此项业务也被叫停。2015年,重启资产资产证券化的呼声渐高,预计不久之后该类业务将放行。 与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不同的是,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的处置范围仅限于本省。除了传统的处置手段以外,已经有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在逐步创新处置模式。

(1)输血性重组。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可以对一些能够起死回生的项目进行输血,帮助企业走入正 轨,实现溢价然后退出。

(2)以物抵债。对于一些优质的抵押资产,尽量不走漫长的诉讼途径,通过以物抵债的方式,实现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和企业的双赢。

(3)公开征集重组方或者投资人。在担任不良资产一级批发商角色的基础上,吸引更多专业的社会投资人参与不良资产的投资,共享行业的利润。

(4)联合地方政府成立不良资产处置基金或子公司。充分利用当地政府的资源,深化不良资产的处置,帮助地方政府剥离不良资产。

九、企业改制建筑物补偿款账务处理?

企业改制建筑物补偿款通过冲减固定资产科目进行账务处理,

改制完成企业进行会计处理时相关联的几个事项

自改制评估基准日到公司制企业设立登记日的有效期内,原企业实现利润而增加的净资产...

改制企业改制完成的标志,应是企业领取新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上所确定的企业设立登记日。

十、政府搬迁补偿款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一、企业收到政府拨给的搬迁补偿款,作为专项应付款核算。搬迁补偿款存款利息,一并转增专项应付款。  二、企业在搬迁和重建过程中发生的损失或费用,区分以下财政部文件情况进行处理: (一)因搬迁出售、报废或毁损的固定资产,作为固定资产清理业务核算,其净损失核销专项应付款;

(二)机器设备因拆卸、运输、重新安装、调试等原因发生的费用,直接核销专项应付款;

(三)企业因搬迁而灭失的、原已作为资产单独入账的土地使用权,直接核销专项应付款;

(四)用于安置职工的费用支出,直接核销专项应付款。 三、企业搬迁结束后,专项应付款如有余额,作调增资本公积金处理,由此增加的资本公积金由全体股东共享;专项应付款如有不足,应计入当期损益。

企业收到的政府拨给的搬迁补偿款的总额及搬迁结束后计入资本公积金或当期损益的金额应当单独披露。 拓展资料: 对搬迁补偿款账务处理的规范,主要涉及《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财会[2009]8号)、《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和《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等。 1、因公共利益搬迁而收到的从财政预算直接拨付的搬迁补偿款。

企业应于收到补偿款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专项应付款”科目。然后区别以下情况分别进行处理:

第一,属于补偿搬迁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性支出和停工损失的,应从“专项应付款”科目转入“递延收益”科目,借记“专项应付款”科目,贷记“递延收益”科目;并作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计入营业外收入,即借记“递延收益”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第二,属于补偿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搬迁损失的,应从“专项应付款”科目转入“递延收益”科目。在固定资产清理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时,借记“递延收益”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在无形资产转销计入营业外支出时,借记“递延收益”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第三,属于补偿搬迁后新建资产(主要为固定资产和土地使用权)的,应从“专项应付款”科目转入“递延收益”科目,并作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分期计入当期损益,借记“递延收益”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第四,企业取得的搬迁补偿款扣除转入递延收益后的结余,应当转入资本公积中的其他资本公积明细科目,由全体股东共同享有,借记“专项应付款”科目,贷记“资本公积”科目。 :-征地补偿费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