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带动哪些产业发展?

252 2023-12-09 11:26

一、高铁带动哪些产业发展?

铁道部运输局副局长苏顺虎指出,高铁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明显,加快了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高速铁路具有全天候运输、方便快捷和运能强大的特点,最适应现代社会城镇人口的出行。随着京津、武广、郑西、沪宁等一批高速铁路的通车运营,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关中城市群、武汉城市圈等区域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明显加速,新的经济格局正在加快形成。

高铁也推动了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我国人口资源分布、经济发展不均衡,决定了生产过程与市场消费需要高速度、长距离、大运量的铁路运输通道来实现。高速铁路的开通运营,大幅度提高通道内客货运输能力,促进了区域间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跨区域快速流动,已经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促进了产业升级,比如带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二、动态市盈率高静态市盈率亏损?

动态市盈率高于静态市盈率可能是因为公司的盈利增长速度比较快,未来的盈利前景看好,市场对其有更高的估值。

静态市盈率亏损可能是因为公司当前的盈利不足以覆盖投资者的投资成本,或者公司未来的盈利前景不够看好,市场对其估值较低。需要注意的是,市盈率只是估值指标之一,投资者还应该考虑其他因素,如公司的财务状况、市场竞争、行业发展趋势等,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三、高铁的开通带给旅游产业怎样的改变?

旅游是人类在满足温饱之后的一种消遣活动,具有明显的地理转移,是旅游者从旅游客源地到旅游目的地之间的迁移。在这一过程中,交通运输服务为旅游移动提供坚持的基础,这样旅游交通产业随之而形成。旅游业和旅游交通是息息相关的。自古以来,交通状况深刻影响了人们的迁移活动,随着现代社会高速铁路网络的形成为旅游业带来了革命式发展。

  我国高速铁路相对与外国起步较晚。综观世界高铁的发展历程,共有三个阶段:1964年,日本东海道新干线的建成通车标志着世界高速铁路新纪元的到来。高铁盘活了沿线地区经济,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1990年至90年代中期,西方国家大规模修建本国或跨国界高速铁路,逐步形成了欧洲高速铁路网络,使彼此的能源、环境、文化资源一定程度上得到共享,从而促进了社会进一步的发展。从90年代中期至今,高铁以其节能、减少环境污染、安全等诸多优势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建设高速铁路的热潮。

  我国从2007年到目前为止,有京津城际高速铁路、武广高铁、郑西高铁、京沪高铁、成渝高铁等多条高铁线路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根据《中国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预计到2020年我国高铁主干网络初步建成,200公里及以上高铁里程将超过1.8万公里,占世界高速铁路总里程的一半以上,届时将形成“四纵四横”的铁路快速客运通道以及五个城际快速客运系统。高速铁路以速度快、舒适、安全著称,打破了交通运输对人们出行的限制,这样高铁发展对旅游业产生了史无前例的影响。

  1、高速铁路加剧陆路和其他交通工具的竞争

  民航一直是远程旅游交通的首选,但是时速350公里的“陆上飞机”对于航空业来说产生严重的冲击,火车与飞机的竞争会日益白热化。特别是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地区。根据高铁建设规划,到2020年,高铁会形成独立的客运专线网络,覆盖三大区域――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内的主要城镇。这里是我国民航航线最集中、运量最大、黄金航线最多、航空公司之间竞争最激烈的区域。高速铁路将参与这个激烈的竞争当中,在民航、长途公共汽车、私家车、铁路、游轮所构成的旅游交通板块中占据重要的位置。这样的竞争的良性结果是双方定价的降低及服务质量的提高,进而带来游客数量的增长,旅游交通工具硬件和软件的升级将有利于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2、高速铁路改变客源市场的空间格局,有效吸引旅游市场中的高端商务人群

  高速铁路给我国旅游业带来的最大影响,就是改变了原有的交通运输格局,极大地降低了游客对于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感知距离。第一,高度发达的交通工具意味着旅游时间比的降低,这将吸引更多的境外游客来华旅游,同时由于各地通达性的提高,将旅游目的地从北京、上海、西安等大型城市扩展到中小城市,这样就使各地入境游收入水平趋于平均,收入结构更加合理;第二,便捷的交通将使得以往难以实现的跨省游变为感知上的短线游,高铁连接的相对发达的地区的散客化、同城化、区域化趋势将更加突出,这将极大地扩展各旅游目的地的市场半径。在旅游群体中,占旅游比例大多数的是商务人士。他们是不同旅游细分市场中消费能力最强的客人,他们价格敏感度低,重复使用频率高,选择忠诚度高,且人群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因此这部分客人是不同旅游交通行业所竞争的消费群体。高速铁路比其他交通工具更能争取这一消费客人。在200至500公里之内的出行范围,高铁的舒适度、方便程度等等一些列因素都超过其他交通工具。它与汽车比,高铁更快、更舒适;与飞机相比,高铁更准时,且不易受天气的制约。从舒适性上来讲,高铁虽然速度快,但运行平稳,乘客在车厢内几乎感觉不到噪音,卫生间条件丝毫不比飞机差。并且乘客可以在列车中上网,手机信号正常,通信联络不会受影响,信息的随时畅通对于高端商务客人来讲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高铁网络的搭建和更高时速机车的试验,高铁的优势范围将会进一步扩大,成为陆路交通的后起之秀。

  3、高铁开发加剧区域旅游业的竞争,并促进合作

  区域的旅游业在发展水平上虽然存在着不平衡性,但在资源禀赋、旅游环境、发展模式等多方面又有很多共性,这从客观上加剧了景点间的替代性。高铁开通后,拉近了各景区之间的空间距离,使得游客“用脚投票”的趋势更加明显。为了尽可能多得吸引旅游者,一方面,各省市、各景点“八仙过海,各显其能”,通过差异化道路发展自己,形成相对优势。市场竞争的结果是那些资源禀赋好、项目吸引人的景区会越做越强,而档次较低的景区会逐渐被淘汰,从而实现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各省市、各景点又“唇齿相依”,不能离开区域品牌的共同塑造而独立生存,必须通过区域联动,形成规模效应,实现互惠共赢。因此国家相继修建了石太高铁(石家庄――太原),这一线路的开通对华北地区的旅游合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北京、石家庄、太原之间的距离大大缩短,使三者之间的联系更加的紧密。由于高速铁路的开通,空间距离的缩短,可以有效打破地域限制,根据不同景区之间的相关性和差异性,整合旅游景点,联合开发旅游产品,设计旅游线路,进行旅游的策划和营销,实现“连点成线,以线带面”的共赢发展模式。

  4、结语

  依据目前的规划,在不久的将来,全国各邻近省会城市将形成1至2小时交通圈、省会与周边城市形成半小时至1小时交通圈,城市之间的感知距离会大大的缩减。北京到全国绝大部分省会城市将形成8小时以内交通圈。这样,全国的城市的距离大大缩短,人们出行的频率增强,那样城市之间的旅游,出行等等活动会更加密集,那样高铁网络为依托的“高铁休闲圈”即将形成,因此城市的旅游活动将扩大到全国,这样可以大大的加强中国人的出行所带来精神上和身体上的益处,高铁的开发实现了铁路、旅游、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共赢。

四、什么是高铁站产业区?

如今,高铁站网络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中国的城市格局,打破城市边界和空间距离,更为城市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与机遇,以高铁为代表的交通枢纽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全新模式。

作为城市发展圈层内的重要城市微中心之一,以交通枢纽功能为依托兴起的新片区,将成为城市经济一体化的重要节点。高铁站是集高铁、城际、普铁以及城市的枢纽中心。而打造1小时品质生活圈城市,需要交通的支持,高铁是其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要把高铁新城建设成为2.0版本,从交通集散空间变成文化交流空间、游览空间和产业集聚空间。

五、发展高铁会带动哪些产业?

第一、 高铁会带来生活的巨大改变。今天朋友说他假期乘高铁去了湖南衡阳,用了2个小时,我说这还不算,在广东境内,比如清远到广州的时间只有15分钟,从韶关到广州也就一个小时,而这些地方,物价便宜,景色优美、气候宜人、民风也纯朴,我们乘高铁上班,乘高铁下班,却获得了生活的上另外一种享受:生活质量得到提升,精神得到放松,压力得到释缓,何乐而不为?只要生活的不那么累,不那么忙,不那么拚命,乘乘高铁又算得了什么?

第二、 高铁可以让国家头痛的问题得到解决。国家最关注的几个问题都可通过高铁获得解决。第一大难题是房子价格如何才能降下去,高铁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是因为高铁可以拉近城市的距离,使房价均衡化。比如清远现在房价3000元,广州房价12000元,你买150平米的房子,就节约了9000*150=135万元,这个数字对很多人来说是一生的积蓄,但如果你每周工作5天,一年按52周计算(你总也有一些连续的假期),一次单程高铁40元,你一年之内乘车花费2*40*5*52=20800元,你可以有六十多年比较轻松(不必背上按揭的债务),如果高铁对这样的乘客给予一些优惠,那么中心城市的高铁沿线的房价就会逐渐与中心城市靠近;另一个难题是产业转移,如果将总部放在中心城市,而工厂设置在周边,其联接有了高铁就方便、快捷,产业转移和地区均衡发展就可以靠市场来推进;

第三、 高铁将带动城市交通改造。未来高铁成网,会促进高铁公司推动地方修建城市铁路,形成一些以高铁站为中心的快速交通网络,可以从你广州的车间里到达番禺再到达你清远的家里不用1个小时,你的朋友在广州开车还没有到家,而你已经在清远的家里烫了壶酒,喝上了。城市交通会成高铁的瓶颈,高铁投资建设高峰会带来更一个投资高峰,这就是城市快速交通体系建设。

高铁还有很多方面会带动出来,围绕着高铁的高科技会有长足的发展,中国可能向世界发达国家出售技术;高铁物流会大大降低物流成本,为节约全社会成本创造条件,可能会使中国经济更加依赖于快速交通体系;高铁还将带动出一大批产业,建设、钢铁、高速机车、电子控制、能源以及新型材料产业。

六、静市盈率比动市盈率高几倍?

动态市盈率越低越好,市盈率低代表目前公司的盈利能力较好,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按照市盈率低去选择个股去买入的话后,并不能获得很好的收益,亏损的情况经常出现,反而那些市盈率几百上千的或者市盈率为负数的个股出现了明显的上涨。

市场中又常常会出现动态市盈率高的股票更适合投资,因为它反映了市场看好该企业的发展前景。对此,运用动态市盈率进行投资的话,蓝筹一般是控制在0——30之内,而题材则是最好维持在50——150之间,更高也能接受。

不同行业市盈率的区别对待

每个行业有着本身的估值方法,比如传统的行业中,银行、钢铁、煤炭等由于本身行业地位较为稳定,公司每年的具体收益情况波动也相对较小,典型的就是属于的银行板块,银行板块在整个行业中的市盈率往往是最低的,一般维持在5-6的区间之内,市场给予合理的估值计算的话,按照市盈率的计算方法5-6被的市盈率属于正常的合理的估值区间范围内。

一般科技类个股PE在50-100倍都是比较合理的,所以后期该公司该行业给以投资者的想象空间越大,市场的合理的价值估值水平相对较高,传统行业本身较为稳定想象空间较小,PE自然较低,属于发展期或者萌芽期行业给以市场想象空间较大,PE自然相对较高。

七、发行市盈率为什么比市盈率高?

只有一部分的发行市盈率比行业的综合市盈率高。很大一部分的发行市盈率比行业市盈率要低。

从财务周期的角度来看,发行市盈率比市盈率高也是正常的。发行市盈率是按公司上市前一年的财务数据计算的。而上市公司在上市前的一两年业务增长往往是比较快的,所以在上市之后的一两年,公司的利润规模往往会有大幅度的增长,也就是上市之后,企业的市盈率会因为盈利规模的大幅上涨而被拉低。这也是上市之后为什么大部分上市公司的股价会有大幅度的上涨,因为投资者普遍预期上市之后公司的利润会在两年之内有大幅度的增长,所以刚上市时的市盈率是被低估的,上市之后股价会有大幅上涨,值得投资。

八、市盈率高代表什么?

市盈率是当前股价除以每股收益,反应了该上市公司每单位股份的盈利能力。

即是纸面价值(股价)和实际价值(每股收益)的对比。

市盈率高,不说明绝对值意义上的很赚钱或很亏钱。只是说明你买的股价与买的公司价值的对比关系。

市盈率高一般是该股有泡沫,或者市场认可其有高成长性愿意用高溢价维持当前股价的体现。

九、市盈率高说明什么?

1、市盈率较高,说明当前股价较高,但同时股价越高也就意味着投资风险越高。

2、市盈率是某种股票每股市价与每股盈利的比率,通常是用来衡量股价高低以及企业盈利能力,作为比较不同价格的股票是否被高估或者低估的指标。

十、市盈率高好还是低好?市盈率高好还是低好?

市盈率应该是越低越好,因为它代表着收回成本的时间更短,该企业的盈利能力更强。

同时,一般大家将它用于评估一只股票的投资价值,市盈率低代表它的价值被低估,未来可能获取的收益会更多。

也就是说,在同等条件下,市盈率低的股票会更加有吸引力。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