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总计怎样核算?
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总计是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的合计数,流动资产的合计数等于货币资金加应收账款加应收票据加存货加其他应收款加交易性金融资产加应收股利加应收利息加预付账款加其他流动资产加一年内到期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也是一样 相加 在两者相加就行了
二、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总计必须大于0是什么意思?
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总计一定大于0 。
理由如下: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如月末、季末、年末)全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情况的会计报表,是企业经营活动的静态体现,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平衡公式。
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反映由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所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资产是企业自己的存在形式,而负债与所有者权益反映资金的来源的,即使企业资不抵债时,资产始终大于零。
三、资产负债表里的资产总计一定和负债和净资产合计相等吗?
是的,一定要相等。 资产负债表亦称财务状况表,表示企业在一定日期(通常为各会计期末)的财务状况(即资产、负债和业主权益的状况)的主要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用会计平衡原则,将合乎会计原则的资产、负债、股东权益”交易科目分为“资产”和“负债及股东权益”两大区块,在经过分录、转帐、分类帐、试算、调整等等会计程序后,以特定日期的静态企业情况为基准,浓缩成一张报表。 因为资产负债表是基于会计平衡原则的,所谓会计平衡原则,即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即:资金运用=资金来源。 会计报表的编制,主要是通过对日常会计核算记录的数据加以归集、整理,使之成为有用的财务信息。企业资产负债表各项目数据的来源,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取得:
1.根据总账科目余额直接填列。资产负债表大部分项目的填列都是根据有关总账账户的余额直接填列,如“应收票据”项目,根据“应收票据”总账科目的期末余额直接填列;“短期借款”项目,根据“短期借款”总账科目的期末余额直接填列。“交易性金融资产”“工程物资”“递延所得税资产”“短期借款”“交易性金融负债”“应付票据”“应付职工薪酬”“应缴税费”“递延所得税负债”“预计负债”“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等,都在此项之内。
2.根据总账科目余额计算填列。如“货币资金”项目,根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科目的期末余额合计数计算填列。
3.根据明细科目余额计算填列。如“应收账款”项目,应根据“应收账款”、“预收账款”两个科目所属的有关明细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扣除计提的减值准备后计算填列;“应付账款”项目,根据“应付账款”、“预付账款”科目所属相关明细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计算填列。
4.根据总账科目和明细科目余额分析计算填列。如“长期借款”项目,根据“长期借款”总账科目期末余额,扣除“长期借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中反映的、将于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部分,分析计算填列。
5.根据科目余额减去其备抵项目后的净额填列。如“存货”项目,根据“存货”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存货跌价准备”备抵科目余额后的净额填列;又如,“无形资产”项目,根据“无形资产”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与“累计摊销”备抵科目余额后的净额填列。 正因为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式是从会计核算账簿上记载的数据而来,而会计核算是基于会计恒等式的,因此,资产负债表也必定遵循会计恒等式,所以资产负债表里的资产总计一定和负债和净资产(所有者权益)合计相等。
四、资产负债表中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怎么计算?
资产负债表里的所有者权益合计=资本公积期末余额+盈余公积期末余额+法定公益金期末余额+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实收资本期末余额 所有者权益合计是指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企业净资产等于企业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的余额。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在股份制企业又称为股东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它受总资产和总负债变动的影响而发生增减变动。所有者权益包含所有者以其出资额的比例分享企业利润。与此同时,所有者也必须以其出资额承担企业的经营风险。所有者权益还意味着所有者有法定的管理企业和委托他人管理企业的权利。
五、怎么在资产负债表中看净资产?
企业净资产=资产总额-负债总额或者看企业所有者权益的总额,这两种方式得出的都是企业的净资产。
六、资产负债表里总资产的概念求助?
资产负债表里所有者权益就是总资本。总资本与总资产的区别:
1、资本金总额是指企业各种投资主体注册的全部资本金。按投资主体可分为国家资本金、法人资本金、个人资本金和外商资本金等。
2、资产总额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全部资产。包括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及递延资产、其他长期资产等,即为企业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总计项。一般可以认为,某一会计主体的总资产金额等于其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总计”金额。
七、母公司资产负债表与合并资产负债表的区别?
母公司资产负债表就是但指母公司的资产负债情况 合并资产负债表包括母公司和所属下属公司的资产负债情况
八、资产负债表不平怎么查?
现在企业基本都是电子账,很少出现资产负债表不平的情况,如果发生不平的情况,常见的有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存在当年调整以前年度损益的情况。
我们在做账的时候,如果需要调整以前年度损益科目,会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或者将调整金额直接计入未分配利润。这种情况下,必须在股东权益变动表的前期差错更正栏填写调整数,这样利润表中的净利润加上股东权益变动表中的变动金额,才能与资产负债表中上下年度的股东权益数相等。
因为资产负债表的平衡表现为“资产=负债+股东权益”,我们调整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时,同时调整了资产负债科目,必须同时调整权益科目,资产负债表才能平衡,但是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不属于当年损益,不能在利润表中填列,只能填在股东权益变动表中,这样的话,当年净利润和调整以前年度损益的金额最终都反映在了股东权益变动表的期末数中,资产负债表中的股东权益取这个数字,资产负债表才能平衡。
如果股东权益变动表中漏填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金额,或者直接将调整数计入了未分配利润,资产负债表就会不平衡。
第二,记账时损益科目记错了方向。
有些财务软件在结转损益科目时是有漏洞的,比如,财务费用中的利息收入,一般在财务费用贷方,但有些财务软件在结转时,只是结转财务费用借方数,不结转贷方发生额,就会导致财务费用结转入本年利润金额错误,导致资产负债表不平。因此,如果我们需要记录成本费用类科目的贷方数,就要计入借方红字,如果需要记录收入类科目的借方数,就要计入贷方红字,这样才能保证资产负债表平衡。
这类问题涉及几乎所有损益科目。
九、资产总计和净利润的关系?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58648.77=120000+(30000-91351.23) 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资产总额即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全部资产,这些资产包括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及递延资产、其他长期资产等,即为企业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总计项。
而净利润总额是说一个时间段内,企业销售额扣除人力、成本等支出,以及器件损耗等之后的剩余所得。 资产总计:是企业全部资产(流动资产、固定资产、递延资产等)的总的合计,流动资产年平均余额:是流动资产每月的余额相加后除12的余额,也就是平均余额,(这是一个考核数)。
十、资产负债表填列方法?
1、资产负债表服务于整个财务报表,因此需要有对比信息,整个项目都应该填写年初余额和期末余额的数值。
2、年初余额等于上年末期末余额,期末余额需要通过明细账户的计算得出。
3、应该计算各项目明细账户的期末余额技术合再行填列,也有一些项目需要通过总账账户计算得出。
4、一些项目应根据总账户金额进行填列,例如货币资金=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等账户合计填列。
5、还有一些例如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等项目,根据总账账户期末余额直接填列。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