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取一个已经完成的基因组测序的物种的基因查询
关于NCBI的使用 分享一篇文章:一、 进入NCBI主页:
在search后面选择Gene,在for后面填写需要查找的基因的名字。如图所示: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align=absMiddle border=1>
点击“Go”,出现以下界面:
出现了很多基因序列,在每个序列的右边还有“Order cDNA clone” 的链接,这些序列中有些序列是跟你的目的基因同名的,有些是别名(Other Aliases)与你的目的基因一致,根据每个序列的介绍认真选择你的目的基因。上图中我需要的IL6是标号为2的序列。
二、查银返找cDNA、mRNA和蛋白序列
1. 查找cDNA序列
① 点击Order cDNA clone, 出现目的页面如图所示: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align=absMiddle border=1>
② 点击Clone Sequence后面的链接即可得到cDNA序列。点击后如图所示(只抓取其中一部分):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align=absMiddle border=1>
2. 查找mRNA、蛋白序列
回到步骤1点击“Go”之后出现的页面,点击目的基因的名字,出现以下页面(只抓取相关部分):
页面的下半部分,即可以获取mRNA和蛋白序列的部分:
找到“NCBI Reference Sequences (RefSeq)”,它分为几个板块,第一个“mRNA and Protein”区可以让我们找到连续的编码mRNA序列和蛋白序列。在mRNA and Protein下面有两个序列代码(中间划有一个箭头),这代表了mRNA序列和蛋白序列。分别点击就可以得到相应的序列页面。点击后如斗搏腔图所示,mRNA序列:
蛋白序列如下: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align=absMiddle border=1>
NCBI Reference Sequences (RefSeq)的第二个板块是Reference assembly,它下面显示的是Genomic ,点击Genomic下面Reference assembly对应的Genbank或FASTA即可出现编码的DNA序列(注意:只是编码序列,其中包括内含子,但一般没有5‘非编码区)。
这样我们就可以找到基因的cDNA序列、连续的编码mRNA序列、蛋白序列以及含有内含子的编码DNA序列了。
自己去看一下吧,看完了记得空衫请我吃饭哦,呵呵
初一生物上册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的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我国大陆上第一个试管婴儿的缔造者是张丽珠。(世界上第一个是英国的路易斯•布朗)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1、生物的特征: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生物能进行呼吸。
生物能排除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应激性)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生物都能遗传和变异。
除病毒外,生物都有细胞构成。
(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珊瑚虫是生物,珊瑚、弹钢琴的机器人、慢慢生长着的钟乳石、煮熟的鱼不是生物。)
2、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3、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生物圈:地球上的一切生物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
生物圈的范围
①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②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③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生物圈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温度、水、空气等。
【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与环境 例子.】
生态系统: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一片树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等,都可以看做一个个生态系统。
4、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
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不仅养活了植物自身,还为动物的生存提供食物。因此,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因而叫做消费者。
细菌和真菌将动植物的遗体分解成简单的物质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被成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和水等。
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最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生物全市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绿色水库、地球之肺)、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地球之肾)、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
一、显微镜的结构:
1.镜座:稳定镜身
2.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3.镜臂:握镜的部位
4.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5.遮光器:斗野橡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6.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
7.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8.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细准焦螺旋:调节清晰度。
显微镜的使用
从目镜内看到的物象是倒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
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要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二、观察植物细胞:
1.常用的玻片标本有三种:
切片――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
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
装片――用从生物体上撕脊迟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制成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保护和支持细胞(含纤维素)
细胞膜:控制物体的进出,具有选择透过性(含蛋空旁白质和脂质)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含遗传物质DNA[核酸]和蛋白质)
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
液泡:细胞液。
动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不是所有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动物细胞没有。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细胞中的物质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有机物(一般含碳,可烧):糖类(最主要的能量物质)、脂质、蛋白质、核酸。这些都是大分子。
无机物(一般不含碳):水、无机盐、氧等。这些都是小分子。
许多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比分子更小的颗粒。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透过性,有用物质(营养物质、氧)进入,废物(二氧化碳、尿素)排出。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包括废物)。
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用细胞内的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将将有机物与氧结合,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两者联系: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动植物细胞都有线粒体。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细胞>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
【小羊多莉的身世.doc】
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
DNA的结构想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基因是DNA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
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
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量完全不同。(人类有23对染色体)
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量上保持一定。
染色体数量必须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
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分不开的
细胞的分裂
染色体进行复制(加倍)
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个细胞核(染色体变化最明显)
细胞质分成两份
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受精卵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在发育过程中,大部分细胞失去了分裂能力,这些细胞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它们在形态、结构上也逐渐发生了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如皮肤上皮(保护体表)、小肠腺上皮(分泌消化液)、消化道上皮等。
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如平滑肌、骨骼肌、心肌等。
神经组织主要有神经细胞构成,能够产生和传导兴奋。
结缔组织的种类很多,骨组织、血液等都属于结缔组织。结缔组织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
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就构成器官。
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
人体内有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绿色开花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的。
植物有几种主要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
保护组织――根、茎、叶的表皮细胞构成保护组织,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
营养组织――根、茎、叶、花、果实、种子中都含有大量的营养组织。营养组织的细胞壁薄,液泡较大,有储藏营养物质的功能。含有叶绿体的营养组织还能进行光合作用。
输导组织――茎、叶脉、根尖成熟区等处得导管能够运输水和无机盐,属于输导组织。
分生组织――分布在根尖分生区、茎的顶端和茎内形成层。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
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
常见的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有酵母菌、草履虫、衣藻、变形虫和眼虫。
观察草履虫时,要从草履虫培养液的表层吸一滴培养液,是因为表层氧气充足,草履虫的数量较多。由于草履虫运动过快,不变观察,可以先在载玻片的培养液的液滴上放几丝棉花纤维,这样做是为了限制草履虫运动。
草履虫的结构:
纤毛:草履虫靠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
表膜:氧的摄入、二氧化碳的排出都通过表膜。
口沟:细菌和微小的浮游植物等食物由口沟进入体内。
食物泡:食物泡随着细胞质流动,其中的食物逐渐被消化。
收集管、伸缩泡:把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收集起来,排到体外。
细胞核(大核、小核) (7)细胞质
胞肛: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从胞肛排出。
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
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生活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
根据病毒寄生的细胞不同,可以将病毒分为三大类
专门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里的动物病毒,如流感病毒
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里的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
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内的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菌体
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
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这就是它的繁殖。
病毒给人类、饲养动物、栽培植物带来了极大危害。
疫苗就是经过人工处理的减毒病毒或无毒病毒。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可分为四大类: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
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陆地上的阴湿处。藻类植物的整个身体都浸没在水中,全身都能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没有专门的吸收养料、运输养料或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藻类植物有单细胞的,如衣藻;也有多细胞的,如水绵。藻类植物可以释放氧,可做鱼类饵料,可供食用和药用。
苔藓植物大多生活在潮湿的陆地环境中,一般具有茎和叶,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没有叶脉,跟非常简单,成为假根。因此,植株一般都很矮小。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使苔藓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胁,所以人们利用苔藓植物的这个特点,把它当做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野生的蕨类植物生活在森林和山野的潮湿环境中,植株高大,有根、茎、叶的分化,具有输导组织。蕨类植物的嫩叶可供食用,卷柏、贯众等可供药用,满江红是一种优良的绿肥和饲料。
藻类、苔藓、蕨类都通过孢子繁殖,所以又统称为孢子植物
种子植物
由种子发育而成的植物统称为种子植物。收获的粮食主要是果实和种子。
种子的结构
种皮:保护种子内部其他结构
胚(幼小的生命体):包括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储存营养物质)、
有的种子还有胚乳,用于储存营养物质。
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有种皮和胚。
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不同点:菜豆有两片子叶,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里,没有胚乳;玉米种子只有一片子叶,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里,有胚乳。
菜豆种子属于双子叶植物,玉米种子属于单子叶植物。
种子裸露在外,没有果皮的植物叫做裸子植物。通常有松类、银杏、杉类、苏铁和柏类等。
种子外面有果皮,种子被包裹在果实里的植物叫做被子植物。通常有槐、杨、果树、稻类和花。
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加适应陆地生活,在生物圈中的分布更广泛,种类更多。
种子的萌发
被子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生长、发育、繁殖、衰老和死亡的过程。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胚是活的、完整的、种子已过休眠期的。
种子发芽率=发芽的种子数/共检测的种子数×100%
不能对检测对象逐一检测时,可以从对象总体中抽取少量个体作为样本,对样本进行检测的结果能够反映总体的情况,这种方法叫抽样检查,用于调查叫抽样调查。
种子萌发的过程:首先要吸收水分,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随后,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子叶脱落,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
植株的生长
根的结构
根冠――保护分生区
分生区――分裂产生新细胞,不断补充伸长区的细胞数量
伸长区――根生长最快的部位,细胞不断长大成为成熟区的细胞
成熟区――生有大量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重要部位
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
根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枝条是靠顶端的芽发育而成的。
芽中也有分生组织,芽在发育时,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枝条。
植株的分生组织在根的最底端和茎的最顶端。
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谁、无机盐和有机物。
氮、磷、钾是植物生长需要的无机盐,他们被成为植物三要素。如果缺少某种无机盐,植株就不能正常生长,会出现相应的症状。
开花和结果
花是由花芽发育成的。
花的结构:花托、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子房里有胚珠。
对于植物繁衍后代来说,花的基本结构中最重要的是雄蕊和雌蕊。
开花和结果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花药成熟后会自然裂开,散发出花粉。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
受精过程:花粉落到柱头上,柱头分泌黏液,柱头上长出花粉管,花粉管伸长进入子房,到大胚珠,精精子与胚珠中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传粉的方式:靠昆虫、靠风力。
花有单性花(黄瓜)与双性花(桃花)
受精完成后,花瓣、雄蕊以及柱头和花柱凋落,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
自然状态下传粉不足,人工辅助传粉。
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植物的生活为什么需要水:谁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植物体内水分充足时,植株才能挺立,保持直立的姿态;叶片才能舒展,有利于光合作用;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体吸收,并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器官;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根毛吸收水和无机盐。
大量的根毛可以扩大吸收水的表面积,提高根吸水的能力和效率,增加单位时间的吸水量。
由许多长形的、管状的细胞所组成的,上下细胞间的细胞壁已经消失,形成的中空的管道叫做导管。根吸收的水分与无机盐,是沿着导管输入到植株各处的。(从根由下往上)
能运输叶制造的有机物的管道叫做筛管。(从叶由上向下)
在木质部(有导管)和韧皮部(有筛管)之间有形成层。形成层的细胞能不断分裂,形成新的木质部细胞和韧皮部细胞,使茎不断加粗。有些植物茎中没有形成层,因而不能加粗。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从植物体内散发到外界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
植物体内的水分是通过也的蒸腾作用散失的。
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它是由一对半月形的细胞――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
蒸腾作用能够带动植物体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和向上运输,能够降低植物叶片的温度,避免叶片被阳光灼伤。
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时,气孔闭合。
叶片的结构:
表皮:分上表皮和下表皮,无色
叶肉:有叶绿体,绿色
叶脉:有导管和筛管
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雨。
植物的茎叶承接着雨水,能够大大减缓雨水对地面的冲刷;树林中的枯枝落叶就像一层厚厚的海绵,能够吸纳大量的雨水,也使得雨水更多地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叶片见光的部分产生了有机物――淀粉,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是光。
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里,这个过程就是光合作用。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作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
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主要有两种
有机物用来构建植物体
有机物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其中的有机物发生了变化,释放出能量,一部分能量用于种子萌发,还有一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
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
种子萌发时放出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来自种子里的有机物,有机物在彻底分解时不仅产生二氧化碳,还产生水。
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呼吸作用主要是在线粒体内进行的。
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光合作用还产生氧气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产物除了有机物外,还有氧气。
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养的需要,其余的氧都以气体的形式排到了大气中;绿色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
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种植农作物时,不能过稀也不能过密,应该合理密植。
光合作用在含有叶绿体的细胞中进行,需要光,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制造出有机物和氧,储存能量。
呼吸作用在所有的活细胞中进行,有光无光均可,以有机物和氧为原料,制造出二氧化碳和水,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如果没有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呼吸作用就无法进行。这是因为呼吸作用所分解的有机物正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呼吸作用所释放的能量正是光合作用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的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我国大陆上第一个试管婴儿的缔造者是张丽珠。(世界上第一个是英国的路易斯•布朗)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1、生物的特征: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生物能进行呼吸。
生物能排除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应激性)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生物都能遗传和变异。
除病毒外,生物都有细胞构成。
(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珊瑚虫是生物,珊瑚、弹钢琴的机器人、慢慢生长着的钟乳石、煮熟的鱼不是生物。)
2、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3、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生物圈:地球上的一切生物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
生物圈的范围
①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②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③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生物圈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温度、水、空气等。
【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生物因素斗野橡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与环境 例子.】
生态系统: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一片树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空旁等,都可以看做一个个生态系统。
4、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
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不仅养活了植物自身,还为动物的生存提供食物。因此,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因而叫做消费者。
细菌和真菌将动植物的遗体分解成简单的物质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被成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和水等。
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最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生物全市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绿色水库、地球之肺)、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地球之肾)、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
一、显微镜的结构:
1.镜座:稳定镜身
2.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3.镜臂:握镜的部位
4.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5.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6.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
7.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8.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细准焦螺旋:调节清晰度。
显微镜的使用
从目镜内看到的物象是倒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
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要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二、观察植物细胞:
1.常用的玻片标本有三种:
切片――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
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
装片――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制成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保护和支持细胞(脊迟含纤维素)
细胞膜:控制物体的进出,具有选择透过性(含蛋白质和脂质)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含遗传物质DNA[核酸]和蛋白质)
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
液泡:细胞液。
动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不是所有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动物细胞没有。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细胞中的物质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有机物(一般含碳,可烧):糖类(最主要的能量物质)、脂质、蛋白质、核酸。这些都是大分子。
无机物(一般不含碳):水、无机盐、氧等。这些都是小分子。
许多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比分子更小的颗粒。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透过性,有用物质(营养物质、氧)进入,废物(二氧化碳、尿素)排出。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包括废物)。
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用细胞内的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将将有机物与氧结合,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两者联系: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动植物细胞都有线粒体。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细胞>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
【小羊多莉的身世.doc】
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
DNA的结构想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基因是DNA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
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
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量完全不同。(人类有23对染色体)
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量上保持一定。
染色体数量必须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
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分不开的
细胞的分裂
染色体进行复制(加倍)
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个细胞核(染色体变化最明显)
细胞质分成两份
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受精卵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在发育过程中,大部分细胞失去了分裂能力,这些细胞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它们在形态、结构上也逐渐发生了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如皮肤上皮(保护体表)、小肠腺上皮(分泌消化液)、消化道上皮等。
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如平滑肌、骨骼肌、心肌等。
神经组织主要有神经细胞构成,能够产生和传导兴奋。
结缔组织的种类很多,骨组织、血液等都属于结缔组织。结缔组织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
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就构成器官。
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
人体内有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绿色开花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的。
植物有几种主要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
保护组织――根、茎、叶的表皮细胞构成保护组织,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
营养组织――根、茎、叶、花、果实、种子中都含有大量的营养组织。营养组织的细胞壁薄,液泡较大,有储藏营养物质的功能。含有叶绿体的营养组织还能进行光合作用。
输导组织――茎、叶脉、根尖成熟区等处得导管能够运输水和无机盐,属于输导组织。
分生组织――分布在根尖分生区、茎的顶端和茎内形成层。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
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
常见的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有酵母菌、草履虫、衣藻、变形虫和眼虫。
观察草履虫时,要从草履虫培养液的表层吸一滴培养液,是因为表层氧气充足,草履虫的数量较多。由于草履虫运动过快,不变观察,可以先在载玻片的培养液的液滴上放几丝棉花纤维,这样做是为了限制草履虫运动。
草履虫的结构:
纤毛:草履虫靠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
表膜:氧的摄入、二氧化碳的排出都通过表膜。
口沟:细菌和微小的浮游植物等食物由口沟进入体内。
食物泡:食物泡随着细胞质流动,其中的食物逐渐被消化。
收集管、伸缩泡:把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收集起来,排到体外。
细胞核(大核、小核) (7)细胞质
胞肛: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从胞肛排出。
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
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生活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
根据病毒寄生的细胞不同,可以将病毒分为三大类
专门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里的动物病毒,如流感病毒
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里的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
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内的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菌体
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
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这就是它的繁殖。
病毒给人类、饲养动物、栽培植物带来了极大危害。
疫苗就是经过人工处理的减毒病毒或无毒病毒。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可分为四大类: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
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陆地上的阴湿处。藻类植物的整个身体都浸没在水中,全身都能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没有专门的吸收养料、运输养料或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藻类植物有单细胞的,如衣藻;也有多细胞的,如水绵。藻类植物可以释放氧,可做鱼类饵料,可供食用和药用。
苔藓植物大多生活在潮湿的陆地环境中,一般具有茎和叶,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没有叶脉,跟非常简单,成为假根。因此,植株一般都很矮小。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使苔藓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胁,所以人们利用苔藓植物的这个特点,把它当做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野生的蕨类植物生活在森林和山野的潮湿环境中,植株高大,有根、茎、叶的分化,具有输导组织。蕨类植物的嫩叶可供食用,卷柏、贯众等可供药用,满江红是一种优良的绿肥和饲料。
藻类、苔藓、蕨类都通过孢子繁殖,所以又统称为孢子植物
种子植物
由种子发育而成的植物统称为种子植物。收获的粮食主要是果实和种子。
种子的结构
种皮:保护种子内部其他结构
胚(幼小的生命体):包括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储存营养物质)、
有的种子还有胚乳,用于储存营养物质。
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有种皮和胚。
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不同点:菜豆有两片子叶,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里,没有胚乳;玉米种子只有一片子叶,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里,有胚乳。
菜豆种子属于双子叶植物,玉米种子属于单子叶植物。
种子裸露在外,没有果皮的植物叫做裸子植物。通常有松类、银杏、杉类、苏铁和柏类等。
种子外面有果皮,种子被包裹在果实里的植物叫做被子植物。通常有槐、杨、果树、稻类和花。
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加适应陆地生活,在生物圈中的分布更广泛,种类更多。
种子的萌发
被子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生长、发育、繁殖、衰老和死亡的过程。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胚是活的、完整的、种子已过休眠期的。
种子发芽率=发芽的种子数/共检测的种子数×100%
不能对检测对象逐一检测时,可以从对象总体中抽取少量个体作为样本,对样本进行检测的结果能够反映总体的情况,这种方法叫抽样检查,用于调查叫抽样调查。
种子萌发的过程:首先要吸收水分,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随后,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子叶脱落,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
植株的生长
根的结构
根冠――保护分生区
分生区――分裂产生新细胞,不断补充伸长区的细胞数量
伸长区――根生长最快的部位,细胞不断长大成为成熟区的细胞
成熟区――生有大量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重要部位
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
根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枝条是靠顶端的芽发育而成的。
芽中也有分生组织,芽在发育时,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枝条。
植株的分生组织在根的最底端和茎的最顶端。
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谁、无机盐和有机物。
氮、磷、钾是植物生长需要的无机盐,他们被成为植物三要素。如果缺少某种无机盐,植株就不能正常生长,会出现相应的症状。
开花和结果
花是由花芽发育成的。
花的结构:花托、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子房里有胚珠。
对于植物繁衍后代来说,花的基本结构中最重要的是雄蕊和雌蕊。
开花和结果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花药成熟后会自然裂开,散发出花粉。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
受精过程:花粉落到柱头上,柱头分泌黏液,柱头上长出花粉管,花粉管伸长进入子房,到大胚珠,精精子与胚珠中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传粉的方式:靠昆虫、靠风力。
花有单性花(黄瓜)与双性花(桃花)
受精完成后,花瓣、雄蕊以及柱头和花柱凋落,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
自然状态下传粉不足,人工辅助传粉。
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植物的生活为什么需要水:谁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植物体内水分充足时,植株才能挺立,保持直立的姿态;叶片才能舒展,有利于光合作用;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体吸收,并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器官;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根毛吸收水和无机盐。
大量的根毛可以扩大吸收水的表面积,提高根吸水的能力和效率,增加单位时间的吸水量。
由许多长形的、管状的细胞所组成的,上下细胞间的细胞壁已经消失,形成的中空的管道叫做导管。根吸收的水分与无机盐,是沿着导管输入到植株各处的。(从根由下往上)
能运输叶制造的有机物的管道叫做筛管。(从叶由上向下)
在木质部(有导管)和韧皮部(有筛管)之间有形成层。形成层的细胞能不断分裂,形成新的木质部细胞和韧皮部细胞,使茎不断加粗。有些植物茎中没有形成层,因而不能加粗。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从植物体内散发到外界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
植物体内的水分是通过也的蒸腾作用散失的。
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它是由一对半月形的细胞――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
蒸腾作用能够带动植物体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和向上运输,能够降低植物叶片的温度,避免叶片被阳光灼伤。
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时,气孔闭合。
叶片的结构:
表皮:分上表皮和下表皮,无色
叶肉:有叶绿体,绿色
叶脉:有导管和筛管
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雨。
植物的茎叶承接着雨水,能够大大减缓雨水对地面的冲刷;树林中的枯枝落叶就像一层厚厚的海绵,能够吸纳大量的雨水,也使得雨水更多地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叶片见光的部分产生了有机物――淀粉,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是光。
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里,这个过程就是光合作用。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作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
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主要有两种
有机物用来构建植物体
有机物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其中的有机物发生了变化,释放出能量,一部分能量用于种子萌发,还有一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
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
种子萌发时放出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来自种子里的有机物,有机物在彻底分解时不仅产生二氧化碳,还产生水。
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呼吸作用主要是在线粒体内进行的。
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光合作用还产生氧气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产物除了有机物外,还有氧气。
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养的需要,其余的氧都以气体的形式排到了大气中;绿色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
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种植农作物时,不能过稀也不能过密,应该合理密植。
光合作用在含有叶绿体的细胞中进行,需要光,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制造出有机物和氧,储存能量。
呼吸作用在所有的活细胞中进行,有光无光均可,以有机物和氧为原料,制造出二氧化碳和水,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如果没有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呼吸作用就无法进行。这是因为呼吸作用所分解的有机物正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呼吸作用所释放的能量正是光合作用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
第一章 生物与环境 1、生物是有生命的物体。 2、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和温度等。 3、生活在环境中的生物对环境也是有影响的。 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 5、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中学实验室常用的实验仪器是光学显微镜。显微镜的结构包括目镜、镜筒、物镜、转换器、载物台、遮光器、反光镜、细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镜臂、镜柱等等。 6、科学探究是科学家研究生命科学常用方法也是我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是观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实验、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7、1显微镜使用方法。 2现有一台显微镜目镜的放大倍数是10x,物镜的放大倍数是45x、显微镜视野内出现了一个污点 你有什么办法判断这个污点是在目镜上还是在装片上还是在物镜上。 答移动装片污点也移动说明污点是在装片上。移动装片污点不动说明污点是在目镜或物镜上。换一个物镜镜头污点没了说明污点是在物镜上换一个物镜镜头污点还在说明污点是在目镜上。 3将写有字母“上”的白纸片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你观察到的是________说明观察到的物像是倒像。 第二章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1、在一定区域内生物与环境所构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如一个池塘、一片草地等。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有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旦纳生物成分有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它们是生产者动物和人只能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它们是消费者细菌、真菌等多种微生物能够把动植物的遗体分解它们是分解者。 2、地球上有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例如农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等。 3、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生活的唯一家园我们有责任保护生物凯迟禅圈。 第三章人体的物质和能量来源于食物 1、人的生长和生活离不开食物我们能够从食物中获取的营养物质有糖类、蛋白质、脂肪、水、无机盐、维生素等。无机盐包括铁、钙、锌、碘等。 2、鉴定食物中含有淀粉通常可以利用淀粉滴加碘液试剂会变成蓝色的特性进行检验。利用蛋白质遇到高温会凝固的特性可以鉴定食物中含有蛋白质而脂肪往往能在纸张、布匹等上面留下“油斑”。 3、人体的供能物质包括糖类、蛋白盯尘质和脂肪。其中糖类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人体所需能量的70%以上由糖类提供脂肪是营养物质中产热量最高的一种是重要的储能物质。4、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糖类等营养物质绝大部分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 5、人体摄入的食物必须经过消化和吸收才能被利用。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主要是依靠人体的消化系统来完成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腺主要有唾液腺、胃腺、肠腺、肝脏和胰腺消化腺能够分泌消化液。 6、小肠绒毛具有适于消化和吸收的结构特点。小肠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在小肠里淀粉变成葡萄糖蛋白质变成氨基酸脂肪变成甘油和脂肪酸。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1、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为4万千米。
2、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地轴是地球自转轴(假想轴),现实中并不存在。
3、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
4、地球的自转轴叫做地轴,地轴的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叫北极,地轴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叫南极。
5、纬线是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长度孝州不等,纬线长度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纬线有南北之分,赤道以北称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称南纬,用“S”表示。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度数<=90°地球上纬线有无数条。
6、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相交的半圆,经线有东西之分,0°经线以东称东经,用“E”表示,0°经线以西称西经,用“W”表示。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度数<=180°。所有的经线长度相等,地球上有无数条经线。
7、本初子午线(即0°经线)位于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赤道纪念碑位于南美洲厄爪多尔首都基多市中心以北24千米处。
8、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160°E和20°W组成的经线圈。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可以用经纬网来确定。求一条经线相对的那条经线:度数之和为180°,东西经相反。
9、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这叫做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4小时,也就是一天。
10、昼夜形成的原因: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
11、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和时间差异。
12、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
13、地球公转的特点: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季节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五带的划分。
14、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巧尺蔽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困搏表面划分为五个带:热带(范围23.5°S~23.5°N)、北温带(范围23.5°N~66.5°N)、南温带(范围23.5°S~66.5°S)、北寒带(范围66.5°N~90°N)、南寒带(范围66.5°S~90°S)。
15、比例尺、方向、和图例是地图的基本要素。
16、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图例是地图的语言,包括各种符号和它们的文字说明、地理名称和数字;指向标指示图上的方向。
17、比例尺可分为数字式、线段式和文字式三种类型。
18、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在经纬网地图上:同一条经线只存在正南正北方向,同一条纬线只存在正东正西方向。北极是地球上最北的地方,其四周方向都是南;南极是地球最南的地方,其四周方向都是北。
19、图例和注记帮助我们区分不同类型的地理事物,了解它们的特征。
20、我们常用等高线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
21、在既没有指向标又没有经纬网的情况下,通常是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方向。
22、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每两条等高线之间的距离称为等高距,等高线之间等高距相等;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
23、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度相同;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24、地形剖面图可以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形的起伏状况。
25、去公园游览,需要寻找景点,应该从导游图上找到答案;外出旅行,确定行程,应该参考交通图;了解国际时事,确定事件发生地点,应该查阅世界政治地图。
26、在图幅相同时,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反之,比例尺越小,表示范围越大,内容越粗略。
27、河流发育于山谷(等高线弯曲部分向高处凸)中,不能发育于山脊(等高线弯曲部分向低处凸)中。
28、山地不同部位:
山峰:闭合曲线,内高外低
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
山谷: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
鞍部:等高线呈马鞍形,位于两山峰之间
陡崖:等高线重合
五种基本地形:
高原:海拔较高,1000米以上
山地:海拔一般高于500米
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
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
盆地:中间高,四周低,海拔不确定
地球公转补充:
节气 太阳光直射位置 日期 昼夜变化情况
春分 赤道 3月20或21日 全球昼夜等长
夏至 北回归线 6月21或22日 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北有极昼现象(南半球相反)
秋分 赤道 9月22或23日 全球昼夜等长
冬至 南回归线 12月22或23日 北半球夜最长,昼最短,北极圈以北有极夜现象(南半球相反)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27、地球表面最显著的差别是陆地和海洋的分布,它构成了地球的基本面貌特征。
28、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概括地说,地球表面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
29、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是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
30、无论我们怎样划分,地球的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31、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叫半岛;海是大洋的边缘部分,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32、全球陆地共分为七个大洲,按面积由大至小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33、世界四大洋按面积大小,依次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34、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是北美洲的格陵兰岛,面积最大的半岛是亚洲的阿拉伯半岛。
35、亚洲与欧洲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尔其海峡为界;亚洲与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亚洲与北美洲以白令海峡为界;北美洲与南美洲是以巴拿马运河为界。
36、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37、荷兰是世界著名的“低地国”,全国约1/4的陆地低于海平面。
38、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其在此假说中提出的地球“活动论”观点,后来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并且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
39、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40、板块运动学说认为全球大致划分为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等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断地运动之中。
41、全球大致可划分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42、人们经常用阴晴、风雨、冷热等来描述天气。
43、天气有两个重要特点:第一,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它是经常变化的;第二,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44、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的情况。
45、气温是大气冷热的程度;风向是风的来向,风力是风的强弱,共分13级,级数越大,风力越强。
46、降水概率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降水概率为100%,表示肯定“有雨”,降水概率为0,表示肯定“无雨”。
47、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
48、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以用污染指数来表示。
49、空气质量的高低,一方面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有的时候,人类活动的影响尤为重要。
50、按污染指数的高低,空气质量一般可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和五级,它们对应的空气质量状况分别是优、良、轻度污染、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
51、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的平均数,就是日平均气温。
52、对气温的观测,一般是在一天中北京时间8时、14时、20时、2时进行4次。
53、气象台观测和记录的气温,是用放在百叶箱里的温度计测得的,单位记做“℃”。
54、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气温的日变化;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气温年变化。
55、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气温日较差;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做气温年较差。
56、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57、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
58、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在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
59、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60、当等温线呈封闭形状时,如果中心气温比周围气温低,表示这里是低温中心;反过来,就是高温中心。
61、一般来说,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
62、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63、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64、测量降水的基本仪器是雨量器。
65、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
66、常用等降水量线图来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同一条等降水量线上,各点的降水量相等。
67、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68、终年炎热的地方,降水有多少不同;常年湿润的地方,气温有高低差别。
69、赤道附近的大部分地区,气候都具有全年高温多雨的特点,这种气候叫做热带雨林气候。
70、全球的气候大致可分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式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等11种气候类型。
71、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它们因此也成为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72、人们描述天气时,关注的时间是一天,描述气候时,关注的时间是一年。
73、通常情况下,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第四章 居民和聚落
74、出生率是一年内出生的婴儿数占总人数的比率;死亡率是一年内死亡人数占总人数的比率;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就是自然增长率;自然增长率大于0,表示人口增加。
75、2006年3月,世界人口总数已达65亿。
76、人口疏密的程度可以用人口密度来表示;人口密度一般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单位是人/平方千米。
77、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等低纬近海的平原地区,是人口稠密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给人类生存带来了困难,是人口稀疏地区。
78、目前,世界上每年增加近8000万人。
79、人口数量过多、人口数量增长过快对环境、经济和社会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80、人口增长过快必然会带来交通堵塞、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和饥饿贫困等问题。
81、为了解决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地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82、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人类可以分为白种、黄种和黑种三个主要人种。
83、三大人种在世界上既有大范围的集中分布区,又有小范围的零星分布。
84、黄种人皮肤呈淡黄色,头发黑直,面庞扁平,体毛中等;白种人肤色、眼色、发色都很浅,头发天生就是波状,鼻梁高,嘴唇薄,体毛较多;黑种人肤色黝黑,头发卷曲,嘴唇较厚。
85、世界上的所有人种都是平等的,没有优劣之分。
86、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印度北部、北美洲中部、大洋洲东部和南部以及南美洲东部沿海。
87、黑种人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南部和大洋洲西南部,南、北美洲也有分布。
88、黄种人分布在亚洲东部和东南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北部和西部。
89、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是世界上的主要语言,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
90、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其次是英语,第三位是西班牙语;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91、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是世界的三大宗教。
92、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伊斯兰教徒被称为穆斯林,该教在中国又称为回教或清真教;佛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
93、在中国,多数人不信教;少数民族中,维吾尔族、回族等多信仰伊斯兰教,藏族、蒙古族多信仰喇嘛教。
94、乡村和城市统称为聚落,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95、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96、乡村聚落有农村、牧村、渔村、林场等不同类型,居住在这些地方的人们分别从事耕作、放牧、捕鱼、伐木等生产活动。
97、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98、由于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不同类型的聚落所呈现出的景观有较大的差异。
99、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100、世界各地自然环境差异很大,各民族的生活习俗、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等不同,聚落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往往形成了不同的建筑风格。
101、如何保护好聚落中有价值的纪念地、建筑群和遗址,处理好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102、传统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103、文化遗产是指具有历史学、美学、考古学、科学、民族学或人类学价值的纪念地、建筑群和遗址。
104、传统聚落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105、法国的“巴黎塞纳河岸”、意大利的威尼斯城、我国山西省的平遥古城、云南省的丽江古城、安徽的皖南古村落、澳门历史城区等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
106、世界上有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面积最大的是俄罗斯,面积最小的是梵蒂冈。
107、从陆地面积来看,居前六位的分别是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
108、到2003年为止,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共有11个,按人口数由多至少依次为: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俄罗斯、孟加拉国、尼日利亚、日本、墨西哥。其中位于东亚的是中国和日本,位于东南亚的是印度尼西亚,位于南亚的有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位于北美洲的有美国和墨西哥,位于南美洲的是巴西,位于欧洲的是俄罗斯,位于非洲的是尼日利亚。
109、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主要有资本主义和两种。
110、中国一贯主张“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平等互利”的五项原则。
111、一些还没有获得独立的殖民地和属地,叫做“地区”。目前世界上有30多个地区。
112、国界是地图上一国与邻国或公海之间的界线,它是国家主权范围的边界。
113、国界是人为划分的,有的依据山脉、河湖、海洋、经纬线来划分,有的依据民族、语言、宗教等来划分。
114、国界范围以内的领陆、领水和领空,总称领土。
115、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通常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116、世界上有20多个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117、发展中国家有150多个,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118、中国是继俄罗斯、美国后第三个发射载人太空飞船的国家。
119、习惯上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北对话”。
120、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121、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正式成立于1945年,总部设在美国纽约。
122、联合国的基本宗旨是“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123、联合国有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秘书处和国际法院等6个主要机构。
124、联合国安理会是维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机构,它由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和美国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
补充:
纬线 经线
形状特征 圆圈 半圆
指示方向 东西方向 南北方向
长度分布 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相等
度数起点 赤道为0°,南北两极为90° 本初子午线为0°
数量特征 0°~90° 0°~180°
度数变化规律 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增大至90°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逐渐增大至180°
表示符号 北纬用N,南纬用S 东经用E,西经用W
半球划分 赤道划分南北半球 20°W和160°E划分东西半球
宗教 发源地 主要分布地区
基督教 形成于亚洲的西部 欧洲、美洲、大洋洲
伊斯兰教 产生于阿拉伯半岛 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
佛教 创始于古印度 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语言 主要分布地区和国家
汉语 亚洲、东南亚等地区,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
英语 欧洲的西部、北美洲、亚洲的南部等地区,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
俄语 欧洲的东部、亚洲的西北部、北部等地区,主要是俄罗斯
法语 欧洲的西部、非洲等地区,法国及非洲的一些国家
西班牙语 欧洲的南部、拉丁美洲等地区,西班牙和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
阿拉伯语 亚洲的西部非洲北部的许多国家
温度带 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 终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热带季风气候 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热带沙漠气候 终年高温,降水稀少
温带 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气温在0℃以上,四季较分明
地中海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温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 终年温和湿润
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降水少
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气温在0℃以下,四季分明
寒带 寒带气候 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凉爽而短促
高山 高山气候 气温垂直变化显著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5、生态系统的概者侍携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首伏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6、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7、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8、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9、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10、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1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12、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13、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注意DDT的例子 (富集)课本26页。
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
一、 显微谈圆镜的结构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