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业内人士认为,不能因为近两年不如人意的业绩而否定封闭式基金的价值,对于基金管理人来说,注重把握发行时点以及控制净值波动,能更有效地通过封闭式基金这种方式引导基民长期投资,从而解决赚钱痛点
近日,一则明星基金经理的离任公告引发关注。11月18日,工银瑞信基金发布公告称,旗下基金经理袁芳因工作调整而离任。离职之前,袁芳管理的1只3年持有期封闭式基金成立以来净值跌幅超过30%。
近年来,带有封闭期的公私募基金规模激增,但相当一部分产品业绩表现不如人意。第三方平台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0月底,2019年以来成立的中长期(封闭期不低于2年)封闭式私募基金有90只,今年以来获得正收益的基金占比不足两成,近30只基金回撤幅度超30%。另外,对比同一基金经理管理的开放式基金,封闭式公募基金并没有实现明显的超额收益。
一直以来,“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现象被市场广为诟病。各类统计结果也显示,基民持有基金时间的长度与获取正收益的概率成正比。那么,封闭式基金真能以明显的超额收益为投资者解决赚钱痛点吗?基金经理在产品封闭期内离职,投资者又岁春该何去何从?
窘境:封闭式基金表现不如人意
投资者对封闭式基金中途更换基金经理的现象一直较乎脊耐为关注。
据好买基金数据统计,目前市场上2年封闭期以上的主动权益基金出现过基金经理变更的产品共有24只,占比14.72%。
具体来看,2年封闭期的产品共有78只,出现过基金经理变更的产品有12只,占比15.38%;3年封闭期的产品有83只,出现过基金经理变更的产品有10只,占比12.05%;2只5年封闭期产品均出现过基金经理变更,占比100%。其中,2018年11月成立、封闭期长野族达5年的东方红恒元5年定开灵活配置混合,原基金经理林鹏在产品成立一年半后离职,交由王延飞继续管理。
除了频繁更换基金经理,封闭式基金的业绩表现也不如预期。在基金宣传材料里,很多投资者可以看到基金公司这样介绍封闭式基金的优点:由于封闭期间不会受到申赎冲击,基金经理无需追逐短期利益,可以将更多注意力放在公司基本面研究上,从而进行长期价值投资。
不过,比较同一基金经理所管理的封闭式基金和普通开放式基金的收益,可以发现,很多普通开放式基金在封闭期基金的持有期内,业绩表现均超过封闭期基金。因此,从业绩表现上来看,封闭式基金并没有体现出明显的优势。
前两年掀起发行小高潮的中长期封闭式私募基金,业绩表现也颇为尴尬。
第三方平台数据显示,截至10月底,初始封闭期在24个月以上并有业绩记录的私募基金共计122只,其中2019年以来发行的产品多达90只。从业绩表现来看,90只中长封闭期产品今年以来整体回撤21.89%,其中回撤超30%的产品有27只,正收益占比仅为12.3%。
另外,拉长时间来看,2019年以来成立的90只中长期封闭式基金,截至10月底,成立以来平均收益率不足6%,其中实现正收益的产品只有47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