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反舞弊?

228 2023-12-16 21:03

一、什么是反舞弊?

反舞弊是指通过旨在防止、打击欺诈、腐败和其他违规行为、保护机构的诚信和声誉的各种措施和程序。它是近年来很受关注的话题之一,其原因在于舞弊现象对大多数组织和机构而言具有破坏性的影响。反舞弊措施通常涉及管理方案、法律制度以及技术和流程改进。反舞弊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任务,而是一个广泛的领域,需要各种方法和技术的不断更新改进。随着时间的推移,舞弊手段也会变得越来越复杂,这使得反舞弊工作需要持续不断地适应和改进。同时,反舞弊也需要一个明确的目标和强有力的支持,才能实现最终的效果。

二、上市公司反收购制度存在的价值?

上市公司收购,是各国证券市场上经常发生的行为。敌意收购,是收购公司在没有获得目标公司同意的情况下进行的收购行为。反收购措施分为事前和事中措施。上市公司章程中设置的反收购条款,对抗敌意收购的效果较好。

上市公司章程中的反收购条款引入我国的合法性与价值包括:符合公司章程的法律特征;保护公司及其股东利益;尊重董事会的独立性;抵御敌意收购并保护创始人

三、企业反舞弊案例分析?

企业反舞弊是现代企业最为重视的风险管理之一。以下是一个关于企业反舞弊案例分析:

案例描述:

某公司是一家以销售固定资产为主要业务的企业,由于管理松散、内部控制不严等原因,公司出现了严重的反舞弊问题。通过审查财务报表,公司高管发现存在大量虚假交易记录、私人利益输送等违规行为,导致公司严重亏损。

解决方案:

1.建立反舞弊工作组: 首先成立反舞弊工作组,从内部外部多个角度展开调查,找到反舞弊的渠道和形式,制定整改方案并督促实施。

2.加强内部控制: 其次大力加强内部控制,对公司财务流程进行全面蜕变,制定完备的风险管理标准和权责清晰的内部控制规范。

3.揭示隐瞒行为: 对于发现的违规事项,要将其全部公开,坚决打击非法行为,同时加强对公司员工的保密教育,防止内部泄漏。

4.修复损失: 最后,积极采取补救措施,尽可能弥补损失。同时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提高公司诚信度,树立良好的形象。

效果:

经过反舞弊工作组的努力,该公司引入专业的风险管理机构,确立反舞弊的市场优势和组织结构,有效地解决了企业反舞弊问题。同时,对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层次,公司的财务运营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在业界树立了良好的声誉。

该案例说明,在经历一次严重的反舞弊危机后,企业必须树立长远发展的眼光,从制度上、管理上、文化上多方面入手,并制定合适的措施,全面推动反舞弊工作,不断提升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

四、反舞弊的工作意味什么?

反舞弊的工作意味着社会发展的进步,和人们对清明世界的期待。

五、公司诚信反舞弊工作有什么意见?

严格按照商订的施工合同条例办事,未尽事由本着对工程负责精神,项目部都主动积极设法处理,不厌其烦、不计得失,赢得工程发包方、监理方的信任和放心。

对其他施工队伍出现问题,都能善意提醒乃至主动配合,赢得大家的赞赏。

不仅强化对施工人员的教育培训,严格操作规范程序,

六、反舞弊工作的重点应包括哪些?

在行政事业单位固有资产管理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问责:   (一)不按规定程序和方式配置、使用和处置国有资产的;   (二)截留、挪用或不按规定上缴国有资产收益的;   (三)不按规定组织本部门固有资产的清查、登记、统计汇总、日常监督检查以及资产管理和使用情况的评价考核工作的。

七、农业类上市公司造假或者舞弊容易吗?为什么?

2016 年有哪些令人印象深刻的「财务造假」事件? —— wifs P 的回答 里提到过,光是2016年就处罚了6家农林牧渔行业的公司,占证监会行政处罚的一半。之前的Live里也讲到过为什么农业领域多见造假的问题、而难以被审计师所发现。从农业领域的审计难点来说,至少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大量的现金交易,难以通过资金流来印证业务

这里所说的是狭义的现金概念,就是一张张实实在在的纸币,而不是广义的货币资金的概念。现金交易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可追溯、不可还原、也不可验证。举例来说,同样一笔销售收款,如果是由银行转账或者汇款之类的方式收取,那么通过查看银行收款记录,可以复核付款方的账户信息、付款时间、付款说明等等,进而可以和财务记录进行比对。但对于现金收款则无法获取到这些信息,无论企业内部人员、还是外部会计师等机构进行事后核查时,至多只能看到业务层面的单据,而从资金流痕迹的角度则完全无法验证这些现金的真实来源。

另外大量的现金交易经常还伴随坐支的情况。财务规范上要求现金收支两条线,所谓坐支就是收到的现金在没有任何缴存动作的情况下直接用于对外支付,那么在财务痕迹上充其量只能看到一个收支相抵后的余额,没法从现金流的角度来印证收入和支出分别的情况。而且一般来讲,存在大量现金交易、乃至现金坐支的企业,其他环节的内控和流程管理也比较差,意味着从其他路径获得可信证据的可能性也会较低。现金交易不但会造成收入成本难以复核,对资产价值的确认也会产生问题。我曾经看过一家做中药的上市公司,他们在西南山区包了块地种草药,账面上有一块巨额的长期资产,实际上就是这家公司为这座荒山修筑的一条山路、以及各种配套的基建设施。如果去盘点,你看到的就是一条窄窄的水泥路,外加一些看起来破破烂烂的水池、水槽、棚屋之类。但是据公司讲,修这条路时每一包水泥、每一块砖头、每一根木料都是雇佣当地农民靠人力背上山的(因为没有第二种运输方式可用),可以说是寸土寸金,巨额资产价值正是来自于大量支付给劳工的人力成本——而这些自然又是没有任何痕迹的现金。当时这家公司的审计师也是四大之一,我跟他们的合伙人聊过这块资产,实际上审计师也没有什么办法来衡量账面价值的合理性,对于当初有没有花这么多钱、这些钱被花到哪里去了也难有十足的把握。此外每年做减值测试也是一件非常头痛的事情:明知道没什么真正有用的测试办法,还是要做一套看起来完备的表面功夫,然后给一个没有减值风险的结论。也许有人要问能不能评估呢?——且不说评估价值和历史成本入账价值是两码事,就算只是为了做减值测试的目的,也没法做评估,因为全中国找不到第二条类似的具有可比意义的山路,没有任何标尺可以对照。

二、大量面对个人进行的交易

个人客户的问题,第一是往往同时伴随着上面所说的现金交易,第二是意味着巨大的交易量和极其分散的客户群体,从审计技术来说很难从客户那里取得直接的审计证据(比如无法通过传统的函证程序获得确认),也难以通过对数量有限但总额很大的重点客户执行程序来覆盖大部分风险。就算能够接触到一些个人客户的样本、从他们那里获得一些信息,可信度也远远低于从企业客户那里获得的信息。从审计角度来说,这类企业需要很大程度地依赖对内控体系的评估,要设计非常严密的符合性测试,但国内很多农业企业的现状又是内控极度薄弱、不可靠,审计工作最后就会演变成大量烦琐而低效的实质性测试工作,工作量很大、但结论又不可靠。

比如 @SeanTan又名旺财 的答案里提到的新大地案例,一方面其当时的现金交易占到收入的40%以上,比重相当大;另一方面其有大量的小型客户和个人客户,因此新大地的造假手法就是化整为零,把通过工程款名义套出去的钱、或者外面借来的钱、或者股权质押融来的钱,拆成数以千计的几万块甚至几千块的现金交易收款,再存回公司银行账户并伪造成收入。据说当时证监会调查组光是现金存款凭条就翻了四五千张,这种工作量和成本在常规的独立审计中几乎是难以想象的,造假成功的可能性也就大大提高。

三、农业行业本身的产品、生产环节特性,导致其业务既存在理论上的不确定性,又存在财务技术上无法精细化的特性

接触过林业项目的会计师们对“郁闭”这个概念不会陌生吧。照5号准则的要求,“自行营造的林木类消耗性生物资产的成本,包括郁闭前发生的造林费、抚育费、营林设施费、良种试验费、调查设计费和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必要支出。”“郁闭之后的林木类消耗性生物资产基本上可以比较稳定地成活,一般只需发生较少的管护费用,应当计入当期费用。”因此在盘点时除了清点树木数量(且不说清点数量这个目标能不能完成、如何完成),还有一个重点是确认林木的郁闭度。那么郁闭度如何判断?按准则解释,“郁闭通常指林木类消耗性生物资产的郁闭度达 0.20 以上(含0.20)。郁闭度是指森林中乔木树冠遮蔽地面的程度,它是反映林分密度的指标,以林地树冠垂直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表示,完全覆盖地面为1。”定义是很清楚,但实际操作起来是难上加难。国内的林业企业多数要么采用极其粗糙的目测法(在有太阳的天气里到树林里转一圈,按大致的投影比例毛估估);要么采用所谓样线法或样点法(同样非常依赖主观判断,比如树冠冠幅怎么量,或者样点怎么选取,等等)。照西北某上市公司CFO的话说,公司里那些老法师也只能保证“程序准确”,至于结果偏差有多大,没有人真的关心。在这种情况下,并非行业专家的审计师还能有什么发言权呢?你是能质疑公司采用的方法不对还是结果不准?公司轻轻松松就能把你怼回去。

此种情景下会计师所能做的,充其量也就是判断一下是否“程序准确”。比如其他答案中提到的獐子岛事件,尽管大家有很多猜测和传闻,但请注意监管部门至今也没有把它定性为任何意义上的财务舞弊或者造假行为。原因在于:其一,“冷水团”也好、其他什么解释也好,从业务本身来讲是存在这种可能的(无论发生的概率是大还是小),作为非行业专家的局外人,审计师即使有所怀疑也无法直接否定它;其二,从审计技术上来说,现有的手段的确没有什么好办法对这些海产品进行盘点,客观上做不到——通常使用的选定某些海域、捕捞样本来推算总体存货量的方法,只是理论上可行,实际上有多大的偏差谁也不知道。如果要死抠审计准则,可以挑剔审计师在这种情况下不应当出具报告、或应当对存货出具保留意见。但实际业务中审计师也要吃饭,不管审计程序的真实效果如何,如果足以撇清审计师自身的责任,就足够签报告了,所以像这种审计程序的效力如何真的只有看人品了。

这种业务上的不确定性、无法预测性,结合上面提到的现金开支和个人交易,就给了农业企业很大的财务操作空间。典型的就是调节利润,举一个种植业的例子:一家有机蔬菜种植企业某年度发生了一大笔劳务开支,公司对审计师的解释是年中的时候出现了病虫害,因为不能使用农药,需要雇佣当地的农民人工除虫,相应给这些农民发了劳务费。开支都是现金结算的、发给个人的,你要查证据,只有一堆和白条差不多的收条,上面有潦草的签名。从业务来说,审计师无法判断是否真的发生过病虫害、以及就算发生了是不是真的需要那么多人力支出;从资金流角度,由于是现金结算,看不到这些钱的实际最终流向;从凭证角度,这堆收条的证据效力虽然看起来并不足够强,但你也没有道理说他一定有造假。那么作为审计师你是信还是不信这个故事呢?再设想一下,假如这个钱没有发给农民,而是转到股东的私人账户里去派其他用处了;或者就存放在私人账户里作为一个账外的“资金池”,到了第二年如果这家公司收入下滑、股价撑不住了,股东把这些钱从账户里提出来,再以现金销售回款的名义存到公司账户里来充作收入,那么调节利润的目的很容易就达到了,而审计师依然很难认定其中有什么显著问题。

四、免税的农产品业务大大降低了造假成本

@Luo Patrick@王维 的答案都分析过明面上的税赋降低对造假成本的影响了,这里不再赘述。我提另外一点,同样一种农产品销售行为,以不同性质的法律主体身份来经营,承担的税赋是不一样的。比如同样是卖菜,你用农业合作社的主体经营就免税,你用有限公司去经营就不免税。即使是同一家农业企业,也并非所有业务都可以免税。因此除了在整体收入或利润规模上造假外,另一种常见问题是在业务结构上做文章来逃避税收。由于难以判断真实的收款来源,会计师也很难辨别这种税务风险。

八、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与什么有关?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与公司的业绩有关。

上市公司的股价和它的业绩表现是密切相关的,如果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表现不佳,会严重影响到股价,而如果股价表现不佳,就会有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财务造假,可以虚减利润,让股价很低,进行吸纳,然后虚增利润再推高股价,造成股价虚高,从而形成了巨额的套利空间。

还有,作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把自己的股份进行质押,质押所能获得的金额是依据公司业绩、股价来进行评估的,特别是最近几年,股票质押凸显出来的风险暴露的非常集中,上市公司通过财务造假把股价做高,避免遭遇强制性平仓。

九、财务舞弊案例最新非上市公司?

1 最新的非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较多。2 原因在于非上市公司由于缺少监管,信息披露不透明,管理层容易出现诚信缺失,导致财务报表不真实,以谋取私利。3 近年来,相关部门加强了对非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同时严惩了多起财务舞弊案例,这有助于提高企业的诚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降低财务风险,保护投资者的权益。

十、公司内部控制与反舞弊有哪些?

1.未经授权或者采取其他不法方式侵占、挪用企业资产,牟取不当利益。

2.在财务会计报告和信息披露等方面存在的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等。

3.董事、监事、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滥用职权。

4.相关机构或人员串通舞弊。

那么企业反舞弊机制和内部控制体系有着什么样的关系?我们应当如何搭建反舞弊的体系?在搭建的过程中又该注意哪些事项呢?

1.反舞弊机制建立过程中的思考方向

压力、机会和自我合理化是大家熟知的“舞弊三要素”,其实要达成反舞弊的目的,简单来说就是反其道而行之,控制住这3个要点。其中“压力”与“自我合理化(俗称借口)”这两点有部分都是取决于员工自己的判断和理解。那么作为企业方,更多是的要减低或者消灭他们舞弊的“机会”!那么这里列举了几个方向供大家参考。

(1)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建立完善的反舞弊机制:公司应当建立自己的内控内审团队。内控内审团队应当对公司的营运控制、财务控制、合规控制进行全面的测试,对于发现的内控问题要求各部门定期整改,并进行跟踪。也可以定期聘请权威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进行外部审计,并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作出评价。

想必这一块还是有很多企业已经建立的相对比较完善了,但是在反舞弊方面:

你们公司是否建立了反舞弊的举报机制?

反舞弊举报的归口管理部门是谁?

对于舞弊的举报是否组成了独立的调查小组?

调查小组的独立性是否保证?是否直接向一把手汇报?

调查小组在调查过程中是否有足够的权利?

每次调查结束是否有明确的报告?是否有定期的回访调查?

(2)凝练、推广并践行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一个好的企业文化会对员工的思想意识产生潜移默化的正面影响。如果能够推动其企业文化深入人心,员工从心理上就会对舞弊不认同,也就从主观上消除了进行舞弊的借口。

(3)释放员工的压力,降低员工舞弊动机:可以定期开展员工活动。建立强制年休假制度。建立员工激励计划。减少加班,增加员工关怀等。

2.如何发现舞弊高发的环节?

找出有可能发生在本企业的舞弊事件,包括会在什么业务环节发生、涉及什么部门和岗位,舞弊的手段具体是怎样的;在实践中,通常由专门的组织者,召集企业主要管理人员和关键员工,通过访谈、调查表、讨论会等发表意见,并将收集的信息整理为潜在舞弊事件清单。这里介绍一个用于考虑潜在舞弊事件的框架;事实上,过往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舞弊案例,都具有一定的共性,据此可以归纳出舞弊模式的分类。几乎任何的舞弊事件个案,都属于下述舞弊模式分类中的一项或多项:

3.完善企业治理结构能否预防管理层舞弊?

部分小伙伴认为,反舞弊就是管理流程,流程管好了就没有舞弊的机会了,完善企业的治理结构对于企业反舞弊的作用有限。实际则不然,预防管理层舞弊,就必须将内部控制上升到企业治理层面,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则是防止该类舞弊行为的一个有力手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改善企业股权结构,健全企业治理结构的基础。股权结构代表了企业控制权的分布,决定了股权持有人以及利益相关者的权力和利益关系,同时对企业的经营方式也会产生影响。股权适度分散性则可以是较为合理的股权结构,保证一定的股权集中度,但没有绝对控股地位的股东,而是几个持股数量相当的大股东,从而达到制衡作用,可以规避前面两种股权结构下产生的问题。

其次,加大外部董事比例,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外部董事的存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内部董事的行为,减少内部董事和管理者串通的可能性,使董事会更有效地监控管理活动,防范舞弊的发生。企业应完善独立董事制度,使独立董事的作用发挥到实处。企业可以规范选聘机制,将提名权定位中小股东权利,实行大股东规避制。此外,建议建立长短期激励机制结合的薪酬机制,使独立董事重视企业的长远发展而非短期利益。

最后,发挥监事会应有的作用。监事会是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并对股东大会负责,监督企业董事、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依法履行职责。其职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检查企业的业务、财务及其他会计资料。因此,健全的监事会可以减少董事会和管理当局的会计舞弊行为。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