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天祥的晓起和夜坐的不同感情?
晓起这首诗表达了作 首句点明寺庙的位置,写出铎声的悠扬缥缈,传达出诗人淡远平静的心声。次句远近结合:远寺是远,疏窗是近;视听结合:秋声是听觉,曙影是视觉。下片既对世俗事务的厌弃,也有无所事事的愁怨。远近结合:远寺是远,疏窗是近;视听结合:秋声是听觉,曙影是视觉。
表达了作者既对世俗事务的厌弃(亦可答成“既有寄情于山水的闲适”),也有无所事事的愁怨。
文天祥的《夜坐》这首词一扫沉郁悲凉,率直地发出“丈夫壮气须冲斗”式的呐喊,运用祖逖闻鸡起舞这一常典,很好地表达了立志报国,壮心不已的真实情感。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力挽狂澜,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全诗沉郁顿挫,颇有杜甫风味。
前两联即景抒情,诗人描绘出一幅肃杀凄凉,而又有声有色的迷蒙秋雨图。淡烟笼罩着枫叶,细雨飘打着蓼花,成群的大雁寄宿于江边,凄切的蝉鸣回响在四壁,真是可画可诗。被迫罢官,退居文山的诗人不禁慷慨悲歌,以抒发心中的郁闷和不平。
后半转入抒情,先化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以抒发遭打击的怨恨,再诉说壮志难酬的痛苦。尾联陡起,一扫沉郁悲凉,转为仰天浩歌,率直地发出“丈夫壮气须冲斗”式的呐喊,运用祖逖闻鸡起舞这一常典,很好地表达了立志报国,壮心不已的真实情感。
二、文天祥的“天祥”是名是字﹖?
文天祥:(1236~1283),初名云孙,字天祥,改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吉安(今江西县名)人。 宋理宗宝佑四年(1256)考取进士第一名。历任湖南提刑,知赣州。恭帝德佑元年(1275)元兵渡江,文天祥起兵勤王。临安危急,奉命至元营议和,因坚决抗争被扣留,后冒险脱逃,拥立益王赵罡,至福建募集将士,进兵江西,恢复州县多处。后兵败被俘至元大都,终以不屈被害。封信国公。 作品有《文山先生全集》》、《文山乐府》。
三、朱天祥结局?
据爆料《吉祥天宝》第37集赵丽颖饰演的杨若楠结局和朱梓骁演的朱天祥在一起了。
四、文天祥祖籍?
文天祥是江西吉州庐陵县人。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自号浮休道人、文山。江南西路吉州庐陵县(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汉族江右民系,南宋末年政治家、文学家,抗元名臣,民族英雄 ,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五、文天祥后裔?
文天祥一共育有二子六女, 两个儿子一个早早的就去世了,一个于战乱中失散,到他被俘押送大都时,只剩两个女儿:柳娘、环娘。文天祥的妻子欧阳夫人和柳娘、环娘两个女儿被蒙元虏后送到大都、在宫中为奴,过着囚徒般的生活。
六、文天祥原籍?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南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第一。一度掌理军器监兼权直学士院,因直言斥责宦官董宋臣,讥讽权相贾似道而遭到贬斥,数度沉浮,在三十七岁时自请致仕。德祐元年(1275年),元军沿长江东下,他罄家财为军资,招勤王兵,旋为浙西、江东制置使兼知平江府。遣将援常州,因内部失和退守余杭。旋任右丞相兼枢密使,奉命赴元军议和,因面斥元丞相伯颜被拘留,押解北上途中逃归。五月,与张世杰、陆秀夫、陈宜中等拥益王赵昰为帝,因建策不被采纳遂赴南剑州(今福建南平)聚兵抗元。后再攻江西,终败退广东。祥兴元年(1278年)十二月,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被俘。次年,元朝蒙、汉军都元帅张弘范将其押赴厓山(今新会南),令招降张世杰。拒之,书《过零丁洋》诗以明志。著有《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
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1283年1月9日),于大都就义,终年47岁。
七、文天祥结局?
文天祥是自愿要求被处死,在文天祥临上刑场时特别从容不迫,对狱中吏卒说:“我的事完了。”向南跪拜后被处死。
战败被俘:文天祥召集残兵奔赴循州,驻扎于南岭。黎贵达暗中阴谋投降,被抓住杀了。景炎三年(1278年)三月,文天祥进驻丽江浦。六月,入船澳。
益王死了,卫王继承王位。文天祥上表自责,请求入朝,没有获准。八月,加封文天祥少保、信国公。军中瘟疫又流行,士兵死了几百人。文天祥唯一的一个儿子和他的母亲都死了。十一月,进驻潮阳县。潮州盗贼陈懿、刘兴多次叛附无常,为潮阳人一大祸害。
文天祥被押至潮阳,见张弘范时,左右官员都命他行跪拜之礼,没有拜,张弘范于是以宾客的礼节接见他,同他一起入厓山,要他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说:“我不能保卫父母,还教别人叛离父母,可以吗?”因多次强迫索要书信,于是,写了《过零丁洋》诗给他们。
这首诗的尾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张弘范笑着收藏它。厓山战败后,元军中置酒宴犒军,张弘范说:“丞相的忠心孝义都尽到了,若能改变态度像侍奉宋朝那样侍奉大元皇上,将不会失去宰相的位置。”
文天祥眼泪扑簌簌地说:“国亡不能救,作为臣子,死有余罪,怎敢怀有二心苟且偷生呢?”张弘范感其仁义,派人护送文天祥到京师
八、文天祥品质?
在中国历史上,每当国家处于危难之际,总有一些志士挺身而出,他们为国尽忠,为民请命,所以能名垂史册。宋元之际,风起云涌,以文天祥为代表的仁人义士给后人上了一堂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就是文天祥精神的真实写照。
九、文天祥朝代?
文天祥是南宋末年人物,和陆秀夫等奋起抗元,去和元军谈判,扣留,誓死不屈,写下了著名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十、文天祥是哪个朝代的文天祥作品?
文天祥是南宋末年的状元,是个文学家、政治家、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他的文学作品众多,其中最为有名的当属《过零丁洋》。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