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府补助中免征增值税如何做账务处理
直接免征的增值税属于政府补助,免征的增值税额会计上不需要进行专门会计处理,利润表上也不体现直接免征的增值税额。
附注:
1.如销售免税农产品收入1000元,会计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1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000
2.政府补助主要有以下形式:
A:税收返还。税收返还是政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取先征后返(退)、即征即退等办法向企业返还的税款,属于以税收优惠形式给予的一种政府补助。增值税出口退税不属于政府补助。
B:税收优惠包括直接减征、免征、增加计税抵扣额、抵免部分税额等形式。
二、企业收到政府补助是否当当年的收益?
那要看政府补助的性质,如果按年补助可以按年做收益,如果按项目补助,要按项目期间做收益
三、享受政府补贴的收入如何税务处理?
1、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在其补偿的相关费用或损失发生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即: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费用或损失的,在取得时先确认为递延收益,然后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费用或损失的,取得时直接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
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按照固定的定额标准取得的政府补助,应当按照应收全额计量,借记“其他应收款”,贷记“营业外收入”(或“递延收益”)科目。
不确定的或者在非日常活动中取得的政府补助,应当按照实际收到的金额计量,借记“银行存款”,贷记“营业外收入”(或“递延收益”)科目。涉及按期分摊递延收益的,借记“递延收益”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2、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
企业取得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不能全额确认为当期收益,应当随着相关资产的使用逐渐计入以后各期的收益。也就是说,这类补助应当先确认为递延收益,然后自相关资产可供使用时起,在该项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通常为货币性资产形式,企业应当在实际收到款项时,按照到账的实际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递延收益”科目。将政府补助用于购建长期资产时,相关长期资产的购建与企业正常的资产购建或研发处理一致,通过“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等科目归集,完成后转为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
自相关长期资产可供使用时起,在相关资产计提折旧或摊销时,按照长期资产的预计使用期限,将递延收益平均分摊转入当期损益,借记“递延收益”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相关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时或结束前被处置(出售、转让、报废等),尚未分摊的递延收益余额应当一次转入资产处置当期的收益,不再予以递延。
扩展资料
享受政府补贴的账务处理
1、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计入当期损益(其他收益)。相关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前被出售、转让、报废或发生毁损的,应将尚未分配的递延收益余额一次性转入资产处置当期的损益(其他收益)。
按照名义金额计量的政府补助,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其他收益)。
2、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分别下列情况处理
(1)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其他收益)。
(2)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其他收益)。
3、与资产和收益均相关的政府补助,企业需将其分解为与资产相关的部分和与收益相关的部分,分别进行会计处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政府补助
四、微观经济学中关于政府补贴的问题。
首先要考虑贴现的问题啊,比如现在的100块和1年后的100块价值肯定不同,如果题目以及考虑了贴现的话。
消费者得到一次性补贴,预算线平移,意味着消费者能够更多进行消费,可以购买到比分期补贴下更多的物品,那么此时效用必定更大啊。
而生产者而言,他需要考虑的是利润,如果诸多生产者(完全竞争市场情况下)都是一次性补贴,那么他们可以动用的资源就越多,生产出来的商品也就越多,那么商品价格必然会下降,利润反而减少(可以参考谷贱伤农)。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