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银保监会:截至7月末,房地产融资呈现“五个持续下降”
9月7日,银保监会发言人在答记者问中表示,截至7月末,房地产融资呈现“五个持续下降”。一是房地产贷款增速创8年新低,银行业房地产贷款同比增长8.7%,低于各项贷款增速3个百分点。二是房地产贷款集中度连续10个月下降,房地产贷款占各项贷款的比丛正渗重同比下降0.95%。三是房地产信托规模自2019年6月以来持续下降,房地产信托余额同比下降约15%。四是理财产品投向房地产非标资产规模近一年来清御持续下降,相关理财产品余额同比下降42%。五是银行通过特定目的载体投向房地产领域规模连续18个月持续下降,相关业务规模同比下降27%。
上述发言渗脊人还表示,同时,我们督促银行机构在贷款首付比例、利率等方面对刚需群体进行差异化支持。截至7月末,个人按揭贷款首套房占比达到92%,住房租赁市场贷款同比增长29%。
二、两融余额回落趋势延续 杠杆资金对后市“心存忌惮”
昨日两市重启调整态势,在这样的背景下,资金亦自多数板块净流出。同样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两融余额回落的趋势也依旧延续。 分析人士指出,在当前的存量市场中,市场热度并未因持续回升而出现相应改善,在指数回升至压力位后市场再度显露疲态。此外,由于后继板块“接棒”意愿寥寥,热点不明,投资者落袋为安的情绪同样也对上行构成一定牵制。察改并杠杆资金对后市也依旧“心存忌惮”,大有借反弹而采取出清融资的动作。
两融余额继续回落
近期两融余额持续回落。截至1月21日,两市两融余额报7472.09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回落2.35亿元。
从交易情况来看,在近期盘面持续涨势背后,虽然不少板块时而有所表现,但整体而言热点其实并不清晰,而两融余额整体回落的趋势也反映出市场整体情绪依旧不高。
从两融结构来看,在近期盘面持续回升之际,融券余额却未出现相应回落的局面,自1月7日以来一直维持在70亿元关口上方,最新报72.52亿元。
此外,从现有数据上看,上周一至本周一,尽管市场整体回升,但在29个中信一级行业中,获得融资净买入的板块也仅有3个。进一步来看,出现净买入的有色金属、农林牧渔、餐饮旅游3个板块的净买入金额也均未过亿元,这显示出融资买盘看多后市的态度其实并不坚定。
短期躁动“难为”
市场人士指出,近期两融变动主要动力仍受指数回升过后市场情绪的影响。而场内主力资金以及以两融为代表的杠杆资金近期行为也或多或少仍带有“且涨且退”的意味。因而后市多空天平的走向仍主要取决于增量资金意愿。
而从本周两个交易日的行情来看,反弹行至重要压制位置过后的回调使得投资主线歼亩再度模糊。整体而言,从融资余额以及交易活跃度的下降来看,市场情绪仍未见好转,未来仍将大概率维持震荡格局。而结合近期融资交易活跃度及市场整体风险偏好来看,市场整体气氛依旧难言彻底改善。
海通证券把当下的行情形容为“难为躁动”,该机构表示,此轮反弹空间很难超越2449点时。该机构进一步强调,回顾历史,虽然躁动行情年年有,但是每年差异较大。剔除牛市行情,自2001年以来每年岁末年初共有8次“可为”和6次“难为”的躁动行情。1月4日以来的行情中,虽然A股热点频现,但市场没有主线、热点切换快,但2018年10月19日上证综指2449点那波行情中主线明确,期间创业板指最大涨幅为19.5%,中小板指为12.1%,成长风格成为行情主线。
展望后市,海通证券指出,目前A股处在第五轮牛熊周期末期,熊市下跌的时空比较充分,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大部分风险已释放完,战略上可积极乐观。从全球各国股市横向比较,A股吸引力更大,配合发展股权融资支持产业升级,未来居民资产配置将更多偏向股市。
广发策略戴康:A股躁动延续普涨格局 回避两类股票
李大霄:利好不断十大理由撑起中国股市第五轮牛市
杨德龙:败迹四大利好将助A股展开春季攻势 投资者可以持股过节
机构攻略>>>
光大证券:A股战略性投资机会渐行渐近 关注三条主线
东方证券:春季躁动后还看“逆周期” 关注三投资主线(附股)
点击查看>>> 春季行情投资攻略 王牌机构最新解盘 顶尖高手解盘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原标题:谨慎气氛重来 融资持续下降)
三、2015股市暴跌的原因
一、大户套现,散户接盘。
第一阶段:
2014年7月11日—12月31日,一系列改革利好出台(7月银行改革、8月铁路石油改革、9月水利改革、11月金融券商改革),带动了股市不断上涨,上证指数涨幅58.23%,对这波行情媒体都称之为“改革牛”。这期间中小股民投入了1.33万亿元进入股市。
第二阶段:
2015年1月1日—3月8日,因为春节、政府年终总结、准备两会等原因,没有新的改革措施出台,股市平稳震荡。这两个月市场基本处在消化前期改革概念的阶段,中小股民净买入5100亿元,新的资金还在不断进入。
第三阶段:
2015年3月两会召开之后,改革利好不断出台,股市重新开始上涨。2015年3月9日—4月27日,两个多月时间中小股民净买入1.62万亿元,比前两个月涨了2倍。这时候市场泡沫开始形成。2015年4月16日,上证50、中证500股指期货正式面市。尤其是中证500,这成为一个极佳的套利工具,因为它的标的是中小盘股。以往的沪深300根本无法准确指示中小盘的价格走势,经常是股指跌了5%,但是小盘股已经两个跌停了,起不到套利作用。
接下来的5月、6月,股市震荡下跌,官媒开始护盘,这是我们做的一件错事。如果没有官媒护盘,也许股市可以进入一个平稳期,和第二阶段一样,去慢慢消化过去的改革概念,股指能维持在4500点左右,稍微有点泡沫很正常。可是这次护盘后,5月、6月间有大量杠杆资金入市,再加上做空手段齐备,于是引发了后来的大规模下跌。大庄家们也疯狂套现,从5月1日起到7月8日证监会禁令出台,总共套现3.2万亿元,逼迫政府出手救市。
而上市公司高管们在5月总计套现366.5亿元,6月336.4亿元,单月套现金额相当于2015年前四个月套现金额的总和。
二、高杠杆配资。
截至2015年6月,场内场外配资规模达到最高峰4.8万亿元,股价也被推到最高点。大量杠杆资金入市的结果就是,一旦出现下跌,就会发生千股齐跌的壮观场面。6月13日午间,证监会发布消息,要求证券公司对外部接入进行自查,对场外配资进行清理。配资在得到通知以后开始撤出,大量抛售股票,配祥昌资筹码集中的股票首先跌停。而一旦触及平仓点,跌停的股票是卖不出去的,必须抛出那些还没跌停的,结果就是引发大面积跌停。
6月18日,茄禅沪指跌3.67%,两市近2000只个股下跌;6月26日,沪指跌7.4%,两市2000只股票跌停;7月7日,1700只股票跌停,占当日交易股票总额的88%。
而紧接着在7月24日的第二轮股价下跌中,配资又一次大规模出逃,拖累股市。融资融券余额由7月24日的1.5万亿元减少到8月3日的1.3万亿元。股价恢复平稳之后融资融券余额回升至1.4万亿元。在8月18日的第三轮股价下跌中,融资融券余额再次由1.4万亿元减少到8月26日的1.2万亿元。
三、做空制度加剧市场恐慌。
在2015年4月股市泡沫开始形成时,做空工具也横空出世。2015年4月16日,上证50、中证500股指期货正式面市。在5、6月份股市和杠杆都处在高位的时候,中证500股指期货的持卖单量也达到两个高峰。
7月1日因为中小板和创业板的股票无量跌停,现货卖不出去,只有通过股指期货空单去对冲现货头寸,导致以中证500股指期货为首的合约大幅贴水。IC1507合约收盘7509点,较现货中证500指数贴水902.51点,贴水幅度达12%。也就是说,现在这些股票只有以今天市场价的8.8折往外卖才会有人来接单。由于中证500可以精准反映大部分股票走势,大家只能开出更多中证500的空单对冲,大量的空单又加剧了股市的恐慌下跌,于是形成恶性循环。
扩展资料:
遏止内幕交易,大户套现得到约束,才能稳定市场预期,让股指逐步回归价值投资。这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两个政策,而是有颤宴尘效的监管体系,而这正是我们目前的证券市场最薄弱的地方。
如何将疯牛导入慢牛,避免股市重新步入熊市,就非常关键。考验政府的调控能力和水平。
中国股市从创立之初起就不是一个正常的“市场”——即让金融资源得到合理配置的开放平台。相反,这是一个有意识对资源配置进行扭曲,以实现让无效率或低效率的国有企业能够以低成本或无成本源源不断攫取社会资金的目的。
为此,中国股市创建之初便作出了一系列有别于国际通行的一般市场规则的特殊制度设计,其核心包括两个内容:
第一,新股上市(IPO)政府审批制度;
第二,股权分置制度。前者是为了确保唯有政府认可的国有企业——而不是优质企业——才有资格上市融资,后者是为了确保即便国有股份所占的比例再小也依然能够保持对企业的绝对控制,从而使之能够无节制地圈钱而又不担心失去对企业的控制地位。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股市暴涨暴跌真正凶手是谁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